感冒发烧不退需多方面应对。要观察病情与初步判断,监测体温及伴随症状、精神状态;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及时就医评估,出现特定情况要就医,医生会做相关检查;针对不同病因,病毒感染多对症支持,流感可考虑抗流感病毒药物,细菌感染用抗生素;还要特别关注特殊人群,儿童防高热惊厥,老年防基础疾病受影响。
一、观察病情与初步判断
体温监测:持续监测体温变化,了解体温波动情况。不同年龄段正常体温范围不同,儿童正常口腔温度为36.2~37.3℃,腋下温度为36~37℃,直肠温度为36.5~37.5℃;成人正常腋下温度一般在36~37℃。若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需引起重视。
伴随症状观察:留意是否伴有咳嗽、咳痰、咽痛、头痛、乏力等其他症状。例如,若伴有剧烈咳嗽且咳痰带血,可能提示合并较为严重的呼吸道感染;若头痛剧烈且伴有喷射性呕吐,需警惕颅内感染等严重情况。同时要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如婴幼儿感冒发烧不退时,需观察其是否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表现,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
二、物理降温措施
适用于各年龄段:
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患者皮肤,主要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每次擦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15分钟左右,要注意保暖,避免患者着凉。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由于皮肤娇嫩,擦浴时要特别轻柔。
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患者额头等部位,利用凝胶中水分的蒸发起到降温作用,方便且相对安全,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尤其适合不愿意口服药物或无法配合药物治疗的患者。
三、及时就医评估
何时需就医:当感冒发烧不退且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体温持续超过39℃;发热伴有抽搐;精神状态极差,如嗜睡、昏迷等;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胸痛;持续剧烈头痛、呕吐等。对于儿童患者,若出现高热不退且频繁呕吐、前囟饱满等情况,更要尽快就医,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病情变化可能更易危及生命。
就医检查项目:医生通常会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以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等情况。如果是病毒感染,血常规中淋巴细胞可能会升高;如果是细菌感染,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能会升高,C-反应蛋白也可能会升高。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或怀疑颅内感染的患者,可能还会进行腰椎穿刺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四、针对不同病因的应对(以常见情况为例)
病毒感染导致的感冒发烧不退:目前对于大多数病毒感染暂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前面提到的物理降温、密切观察病情等。但如果是流感病毒感染,在发病48小时内可考虑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不过需严格掌握适应证,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判断是否使用。
细菌感染导致的感冒发烧不退:如果明确是细菌感染引起,医生会根据感染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等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若为细菌性扁桃体炎导致的发烧不退,可能会使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用药需遵循医生的专业判断,患者不可自行随意使用抗生素。
五、特殊人群的特别关注
儿童患者: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感冒发烧不退时更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要注意保持儿童的呼吸道通畅,避免衣物过厚影响散热。在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和精神状态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病情。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感冒发烧不退时,要注意其基础疾病的影响。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发烧会增加机体的代谢负担,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情况。要密切监测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同时要保证老年患者的营养摄入和水分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