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远视是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的屈光状态,由眼球发育、遗传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视力问题、视疲劳等,可通过视力检查、散瞳验光诊断,处理包括观察随访、光学矫正、视觉训练,家长需关注儿童用眼习惯、营养及定期检查。
一、远视的定义
远视是指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
二、儿童眼睛远视的原因
(一)眼球发育因素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眼球的前后径较短是导致远视的常见原因。新生儿的眼球前后径通常较短,一般为17-18mm,而正常成年人的眼球前后径约为24mm,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前后径逐渐增长,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直至正视。对于婴幼儿来说,生理性远视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远视度数过高则可能属于异常情况。
(二)遗传因素
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存在远视情况,儿童遗传远视的概率会相对较高。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屈光不正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父母的屈光状态会影响孩子的眼轴发育等屈光相关因素,从而增加儿童出现远视的可能性。
三、儿童远视的表现
(一)视力问题
轻度远视的儿童可能视力影响不大,但中高度远视的儿童会出现视力下降。例如,在看远处物体时可能就已经不清楚,看近处物体时视力下降更为明显。这是因为远视眼的眼轴较短,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导致视网膜上成像不清。
(二)视疲劳
儿童如果存在远视,为了看清物体,眼睛的睫状肌会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容易出现视疲劳症状。表现为眼睛酸胀、疼痛、干涩,还可能伴有头痛等不适,尤其是在近距离用眼时,如看书、写字等,视疲劳症状会更加明显。
四、远视的检查与诊断
(一)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表检查可以初步了解儿童的视力情况。如果儿童视力低于正常同龄儿童水平,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远视等屈光不正问题。
(二)散瞳验光
由于儿童的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为了准确获取眼睛的屈光状态,通常需要进行散瞳验光。散瞳可以麻痹睫状肌,消除睫状肌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从而得到更准确的远视度数等屈光参数。一般常用的散瞳药物有阿托品眼膏等,对于婴幼儿通常采用阿托品眼膏散瞳,而对于稍大儿童可能会根据情况选择其他散瞳方式。
五、远视的处理与干预
(一)观察随访
对于生理性轻度远视且视力正常、无视疲劳症状的儿童,可以定期观察随访,因为随着儿童眼球的发育,远视度数可能会逐渐降低。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和屈光状态检查,监测远视度数的变化情况。
(二)光学矫正
如果远视度数较高,影响了儿童的视力或者出现视疲劳症状,则需要进行光学矫正,佩戴合适的远视眼镜。眼镜的度数需要根据散瞳验光的结果来精确配制,以帮助儿童将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改善视力和缓解视疲劳。在选择眼镜时,要注意镜框的合适性和材质的安全性,确保儿童佩戴舒适。对于低龄儿童,还需要特别注意眼镜的固定和安全,避免儿童玩耍时损坏眼镜或发生意外。
(三)视觉训练
部分儿童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视觉训练来辅助改善远视情况。例如,通过一些特定的视觉刺激训练,增强眼睛的调节能力等,但视觉训练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案。
六、特殊人群(儿童)远视的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远视患者,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视力发育情况和用眼习惯。要督促儿童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等。同时,要保证儿童的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等,有助于眼睛的健康发育。另外,要定期带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远视度数的变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