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检查暴露性角膜炎,需进行眼部检查(含视力、裂隙灯、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泪液相关检查(含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及其他检查(含角膜地形图、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儿童患者检查需更耐心轻柔,特殊病史患者需据病史调整检查。
一、眼部检查
1.视力检查
意义:通过视力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患者因暴露性角膜炎导致的视力受损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视力检查方法有所不同,儿童可能需要使用视力表或视力筛查仪等进行检查。例如,对于3-5岁儿童可采用卡通图案视力表进行检查,6岁以上儿童可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
操作:让患者在合适的距离(通常为5米)下,分别检查单眼和双眼的视力,记录视力数值。
2.裂隙灯检查
意义:是检查暴露性角膜炎的重要方法,可清晰观察眼睑、角膜、结膜等眼部结构的细节。能发现角膜上皮的缺损、溃疡、炎症浸润等情况。
操作:患者坐在裂隙灯前,额头和下颌放在托架上,调整裂隙灯的亮度和焦距,医生通过裂隙灯的显微镜观察眼部结构,从不同角度和放大倍数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角膜的荧光素染色情况(若有角膜上皮缺损,荧光素染色会呈阳性,显示绿色染色区域)等。
3.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
意义:用于检测角膜上皮是否有缺损。因为暴露性角膜炎常导致角膜上皮受损,通过荧光素染色可以直观显示出缺损的部位和范围。
操作:将少量荧光素钠滴入患者眼内,然后用裂隙灯钴蓝光照射眼部,观察角膜上荧光素着色的情况,记录着色区域的大小和位置。
二、泪液相关检查
1.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
意义:评估泪液分泌功能。暴露性角膜炎患者常存在泪液分泌异常,该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泪液分泌不足等情况。
操作:分为SchirmerI试验和SchirmerII试验。SchirmerI试验是将滤纸条一端置于下睑中外1/3交界处的结膜囊内,闭眼5分钟后取出滤纸条,测量湿长;SchirmerII试验是在滤纸条前放置泪液阻断滤片,以区分反射性和基础泪液分泌。对于儿童患者,操作时需更加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
2.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
意义:反映泪膜的稳定性。暴露性角膜炎患者泪膜稳定性下降,BUT检查可帮助判断泪膜破裂的时间,正常泪膜破裂时间应大于10秒,若小于10秒则提示泪膜不稳定。
操作:在患者结膜囊内滴入荧光素钠后,让患者眨眼数次,然后注视前方,医生用裂隙灯钴蓝光观察泪膜破裂情况,记录从最后一次睁眼后眨眼到角膜出现第一个黑斑的时间。
三、其他检查
1.角膜地形图检查
意义:可以获取角膜表面的地形数据,了解角膜的曲率变化等情况。对于暴露性角膜炎患者,能帮助判断角膜是否因为病变出现不规则的曲率改变,对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帮助。
操作:患者坐在角膜地形图仪前,注视仪器内的固视灯,仪器会自动获取角膜的地形图数据,生成角膜曲率的图像和相关参数报告。
2.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
意义:能够全面分析眼表的多项指标,包括泪液的分泌、泪膜的稳定性、角膜上皮的情况等。通过该检查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暴露性角膜炎患者眼表的整体状态。
操作:患者将下巴和额头放在仪器的托架上,眼睛注视仪器内的光源,仪器自动进行多项参数的检测,如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的定量分析等,并生成详细的检查报告。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者在进行上述检查时,由于配合度可能较差,需要医护人员更加耐心、轻柔地操作,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眼部手术史、全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等可能影响泪液分泌的疾病)的患者,在检查时需要更加详细地询问病史,并根据病史调整检查的侧重点和操作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