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主要症状有上腹部隐痛、胀痛等腹痛表现,进食后饱胀明显的腹胀,频繁嗳气,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不同年龄人群调整生活方式,如儿童保证营养、老人少食多餐等,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和药物治疗(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等)。
一、浅表性胃炎的主要症状
1.腹痛
多数患者有上腹部隐痛,疼痛无规律,与饮食关系不明显,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不同年龄人群感受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这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有关。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的人群更易出现腹痛症状。
对于有既往胃部疾病史的患者,腹痛可能会因原有病情的影响而有所不同,比如本身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腹痛可能相对更顽固。
2.腹胀
患者常感觉上腹部饱胀不适,尤其是进食后腹胀感明显加重。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腹胀情况,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胃肠道的消化和蠕动功能逐渐减退。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影响胃肠道功能,也可能导致腹胀发生率相对有变化。生活方式中,进食过快、摄入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会加重腹胀。有慢性胃炎病史的患者,本身胃黏膜存在一定炎症,消化功能受影响,腹胀更容易出现。
3.嗳气
患者会频繁嗳气,可自觉胃内气体经食管排出。青少年如果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可能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嗳气增多。男性如果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嗳气。有浅表性胃炎的患者,胃的消化功能紊乱,气体在胃内积聚,容易出现嗳气症状。
4.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严重时可伴有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儿童发生恶心、呕吐时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儿童容易出现脱水等情况,这是由于儿童的体液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女性在妊娠早期可能会出现类似症状,但需要与妊娠反应鉴别。生活方式中,饮食不洁、食用刺激性食物可能诱发恶心、呕吐。有浅表性胃炎且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炎症刺激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症状更易出现。
5.食欲不振
患者进食量减少,对食物缺乏兴趣。老年人食欲本身相对较低,而患有浅表性胃炎的老年人,胃部不适会进一步加重食欲不振的情况。女性在更年期时,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食欲。生活方式中,长期节食、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有浅表性胃炎病史较长的患者,可能因长期不适导致食欲持续下降。
二、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同时避免过度进食和食用刺激性食物,因为儿童胃肠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老年人要注意饮食规律,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软食、流食等,以减轻胃肠负担。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胃肠道。生活方式方面,要戒烟限酒,吸烟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供应和修复,饮酒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有浅表性胃炎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都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因为精神因素会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功能。
对于有既往胃部疾病史的患者,更要严格遵循生活方式调整的要求,比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患者,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病情的控制和预防复发。
2.药物治疗
抑酸剂: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来缓解症状,适用于有腹痛、反酸等症状的患者。
胃黏膜保护剂: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减少胃酸、胆汁等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胃黏膜修复。
促胃肠动力药:对于有腹胀、嗳气等症状的患者,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儿童使用促胃肠动力药需要谨慎,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等情况合理选择,避免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