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肺部感染可从观察症状表现、进行体征检查、结合病史评估及利用简易检查辅助判断入手。症状表现包括呼吸道相关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全身的发热、乏力等;体征检查有胸部叩诊、听诊等;结合既往病史如慢性呼吸道疾病、免疫抑制病史及近期感染史;简易检查有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和自我感觉活动能力评估,但自测只是初步筛查,怀疑肺部感染需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一、观察症状表现
(一)呼吸道相关症状
1.咳嗽:肺部感染时咳嗽较为常见,细菌性肺部感染往往咳嗽伴有较多脓性痰,而病毒性肺部感染初期多为干咳,随后可能有少量痰液。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肺部感染咳嗽可能相对更频繁,婴儿可能表现为呛奶、拒食伴咳嗽。
2.咳痰:如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可咯铁锈色痰;克雷伯杆菌肺炎可咯砖红色胶冻样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痰可呈绿色。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咳痰情况可能不典型,需仔细观察。
3.呼吸困难:轻中度肺部感染可能仅在活动后出现气短,重度肺部感染时会有明显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呼吸困难表现更突出,可能出现点头呼吸等。
(二)全身症状
1.发热:肺部感染多有发热表现,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感染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在39℃以上,伴有寒战;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感染发热程度不一,可为低热至高热。但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艾滋病患者等,肺部感染时可能发热不典型,甚至体温正常。
2.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不同年龄人群乏力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不爱玩耍等。
二、进行体征检查
(一)胸部体征
1.叩诊:肺部实变时,叩诊呈浊音或实音;胸腔积液时,积液区叩诊呈浊音或实音。老年人由于胸廓弹性降低,叩诊音可能不典型。
2.听诊:肺部感染时可闻及湿啰音,湿啰音的部位与病变部位相关。支气管肺炎可闻及散在中、细湿啰音;大叶性肺炎实变期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等。儿童肺部听诊时需注意不同年龄段正常呼吸音的差异,婴儿呼吸音相对粗糙。
三、结合病史评估
(一)既往病史
1.慢性呼吸道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症状可能加重,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较平时明显加剧,且恢复时间可能延长。
2.免疫抑制病史: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发热等症状可能不明显,但肺部感染的风险较高,需密切关注。
(二)近期感染史
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且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迁延不愈,逐渐出现咳嗽加重、咳痰、发热等肺部感染相关表现,需警惕发展为肺部感染。例如,儿童近期有感冒后咳嗽持续不缓解,应考虑肺部感染的可能。
四、利用简易检查辅助判断
(一)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
通过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检测血氧饱和度,肺部感染时由于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可能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不同年龄人群正常血氧饱和度范围不同,成人正常血氧饱和度应≥95%,儿童正常血氧饱和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略有差异,婴儿正常血氧饱和度也应在正常范围,若低于正常范围提示有缺氧可能,需进一步评估肺部情况。
(二)自我感觉活动能力评估
通过6分钟步行试验的简易版本初步评估,患者在安静状态下行走6分钟后的自我感觉,如果行走后气短明显加重,提示肺部功能可能存在问题,需考虑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可能。例如,平时能快速步行100米不气短的人,肺部感染时可能行走几十米就感觉气短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自测肺部感染的方法只是初步筛查手段,一旦怀疑肺部感染,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X线或CT、血常规、痰培养等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不能仅依靠自测方法确诊肺部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