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手术有喉部分切除术和喉全切除术等,术前要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做喉部相关检查、准备气道、沟通术前事宜,术后要做好一般护理、气道管理、发音及吞咽功能康复、定期复查,不同患者(如儿童)有其特殊注意要点。
喉部分切除术:适用于早期喉癌患者,保留部分或大部分喉部功能。例如垂直半喉切除术,手术时会切开颈部皮肤,暴露喉部,根据肿瘤的部位和范围,切除部分喉组织,然后对剩余的喉组织进行缝合重建,尽量保留患者的发音、吞咽等功能。对于声门型喉癌,肿瘤局限于一侧声带时可能采用此类术式,要准确判断肿瘤边界,确保切除彻底又最大程度保留喉功能。在儿童喉癌中非常罕见,但如果发生,手术需更谨慎考虑对喉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在保障肿瘤根治的同时最小化对喉部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喉全切除术:适用于晚期喉癌或部分喉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等情况。手术要切开颈部,将整个喉部切除,然后进行颈部造瘘,使患者通过颈部的造瘘口进行呼吸和排痰等。术后患者失去喉部发声功能,需要通过食管发音、电子喉等方法来恢复一定的交流能力。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包括身体一般状况,如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检查,通过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CT等检查来评估患者能否耐受手术。对于老年患者,要特别关注心脑血管功能,因为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充分的术前准备调整机体状态。儿童患者则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评估手术对喉部发育的影响以及全身营养等状况,可能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等。
喉部相关检查:通过喉镜检查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范围等,还可能进行喉部MRI或CT检查,更清晰地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如声带、喉旁间隙、颈部大血管等的关系,以便制定精准的手术方案。
气道准备:如果患者喉部肿瘤较大,有呼吸困难风险,可能需要先进行气管切开等操作来保证气道通畅,尤其是对于一些晚期喉癌导致气道严重狭窄的患者,术前气管切开是保障手术安全和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儿童患者气道更狭窄脆弱,气管切开操作需更加精细,术后护理要特别注意气道管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术前沟通: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手术方式、可能的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及相应的替代方案等,如喉全切除术后的发音重建方法等,让患者和家属了解并同意手术方案。
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术后一般护理:术后患者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对于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要观察喉部伤口愈合情况,保持颈部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等。儿童患者术后护理要尤其注意维持合适的体位,防止颈部血管受压等,并且要加强营养支持,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气道管理:无论是喉部分切除还是喉全切除术后,都要确保气道通畅。喉全切除术后颈部造瘘口要保持清洁,防止分泌物堵塞等。对于有气管切开的患者,要严格按照气管切开护理规范进行护理,定期更换气管套管等。儿童患者气道管理更需细心,注意保持气道湿化,防止气道干燥导致痰液黏稠不易排出。
发音及吞咽功能康复: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发音康复训练,如通过食管发音训练等恢复一定的发音能力。吞咽功能的康复也很重要,术后早期可能需要鼻饲等营养支持,然后逐渐进行吞咽功能训练,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防止误咽等情况发生。儿童患者发音和吞咽功能康复要考虑其年龄特点,训练方式要更适合儿童,并且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避免因术后功能改变导致心理问题。
定期复查:患者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包括喉镜检查、颈部影像学检查等,以监测肿瘤有无复发等情况。儿童患者要定期评估喉部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肿瘤复发对其生长发育的长期影响,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