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性外斜视的病因

来源:民福康

恒定性外斜视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有眼外肌发育异常(胎儿期眼外肌分化形成障碍致婴幼儿期现外斜视迹象)和遗传因素(家族史人群患病风险高,各年龄段各性别均可发病);后天性因素包括屈光不正(高度远视致儿童期调节集合平衡打破引发外斜视,远视引发概率相对更高)、脑部病变(颅脑外伤或颅内肿瘤等干扰神经对眼外肌控制致外斜视,不同年龄病因不同)、眼部外伤(眼部外伤致眼外肌及周围组织受损力量失衡引发,儿童因活泼外伤发生率相对高)。

一、先天性因素

1.眼外肌发育异常

从胚胎发育角度来看,在胎儿发育至一定阶段时,眼外肌的正常分化、形成过程若出现障碍,可能导致恒定性外斜视。例如,眼外肌的起始点、走行等结构异常,会使眼外肌的力量不平衡。研究发现,部分先天性恒定性外斜视患儿存在眼外肌肌纤维分化不完全等情况,这会影响眼外肌对眼球运动的控制,进而引发外斜视。在年龄方面,新生儿及婴幼儿时期就可能表现出外斜视的迹象,由于婴幼儿眼部肌肉等结构发育尚不完善,这种先天的发育异常更容易在此时体现出来。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恒定性外斜视的发病中占有一定比例。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相关遗传学研究表明,恒定性外斜视可能与某些特定的基因变异有关。如果家族中有多人患有恒定性外斜视,那么后代携带相关致病基因的概率会增加。性别方面,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男女在遗传易感性上有显著差异,但从临床观察来看,各年龄段、各性别的患儿都可能出现恒定性外斜视,只是在不同家庭中遗传传递的情况有所不同。

二、后天性因素

1.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尤其是高度远视是引发恒定性外斜视的常见后天因素之一。对于远视患者,为了看清物体,需要动用更多的调节力,而过度的调节往往伴随过度的集合,当调节与集合的平衡被打破时,就可能导致外斜视。例如,儿童如果存在高度远视,由于其眼部调节能力较强,长期处于过度调节状态,容易引发外斜视。在年龄上,儿童时期是屈光不正容易发生变化且眼部调节等功能较为活跃的阶段,此时如果不及时矫正屈光不正,就更容易出现恒定性外斜视。不同屈光状态下,如近视、远视、散光等,远视引发恒定性外斜视的概率相对更高一些,这与远视眼的光学特性有关,远视眼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需要更多的调节来使物象清晰,从而影响眼外肌的平衡。

2.脑部病变

脑部的一些病变也可能导致恒定性外斜视。例如,颅脑外伤导致眼外肌的神经支配受到影响,或者颅内肿瘤压迫支配眼外肌的神经等情况。脑部病变会干扰神经对眼外肌的正常控制,使得眼外肌的运动不协调,从而引发外斜视。在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头部外伤史或者颅内肿瘤等相关病史,那么需要高度警惕恒定性外斜视的发生。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脑部病变的原因有所不同,儿童时期脑部病变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产伤等有关,而成人则可能与外伤、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有关。性别上,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但不同脑部病变的好发人群可能有一定差异,如某些肿瘤的发生可能在不同性别中有不同的概率,但这与恒定性外斜视的直接关联需要结合具体病变情况分析。

3.眼部外伤

眼部受到外伤后,眼外肌及其周围组织可能受损,导致眼外肌的力量失衡,从而引发恒定性外斜视。例如,眼部钝挫伤可能导致眼外肌的肌腹或肌腱损伤,或者引起眼眶骨折影响眼外肌的正常运动轨迹。在受伤后的恢复过程中,如果眼外肌的损伤没有得到正确的修复,就容易发展为恒定性外斜视。年龄方面,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眼部外伤,但儿童由于活动较为活泼,眼部外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在玩耍等过程中容易发生眼部碰撞等外伤。性别上,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不同性别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遭遇眼部外伤情况。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外斜视
外斜视属于眼科疾病,是指眼外肌协调运动功能出现异常,使得患者双眼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包括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间歇性外斜视一定要做手术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不一定要做手术。 间歇性外斜视多与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而引起,多为缓慢发展的过程,因此对于斜视程度较小,并且眼睛控制力相对较强的患者,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单眼遮盖、负镜过矫等方法改善间歇性外斜视。但对于斜视症状较严重,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的眼睛随时都偏斜视时,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一只眼睛外斜视的原因?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一只眼睛外斜视的原因暂时不清楚,研究发现可能与先天因素、外伤或者疾病等因素有关。 1、先天因素:如先天性神经肌肉发育不良、染色体变异、基因疾病或者遗传等,均有可能会引发外斜视。 2、外伤:包括眼外伤和颅脑外伤等,容易损害支配眼睛的神经与组织,导致眼位出现异常。 3、疾病:如颅内或眶内炎症、肿瘤或者感
先天性外斜视能治疗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先天性斜视是可以治疗的,它属于先天性疾病,有家庭遗传因素存在,可以发生在出生后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会表现出远视性屈光。目前在临床上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斜视的类型进行选择,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可以佩戴远视眼镜、双光镜进行矫正。但对于先天性内斜视的患者,则需要选择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斜视会影响孩子的工作和学
外斜视一般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的患者早期可以通过非手术的方式进行矫正,如佩戴眼镜、眼部训练等。如果患者有弱视的症状,还需要给予眼罩遮盖的方式缓解。患者治疗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的视力逐渐发育完善,矫正的几率会有所降低。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缓解,可以放松或者增强眼部肌肉,从而缓解斜视的症状
外斜视如何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斜视度数较小、出现频率较低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例如每天两次的笔尖训练,每次5-10分钟或者佩戴负球镜等治疗方法。对于斜视度数超过30度或者斜视出现频率较高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需要医生进行评估,例如弱视治疗半年以上视力仍不提高、双眼视力平衡的外斜视患者或者通过远看和近看三棱镜斜视度大于20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是什么?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外斜视症状比较轻微,斜视度数比较小,可以在医生指导和建议下进行集合训练,用手握住一只铅笔或圆珠笔,笔尖朝上,然后将手平举放在眼前,再慢慢往前推移。往前推移过程中,双眼应该盯着笔尖,这样反复多次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外斜视的情况。但如果外斜视合并屈光不正,应及时进行眼镜矫正治疗。如果外斜视角度比较大,还
眼睛是外斜视怎么办?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是先天性的外斜视,在出生后以及1岁以内,不伴随其他眼部或者全身的异常情况,一般是恒定性的,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如果是共同性外斜视,如果斜视的度数小,可以通过佩戴负镜或者辐辏训练,但是如果斜视度数大于30度,由于辐辏能力已经不能控制外斜视,一般需要选择手术治疗。术后应该注意眼部卫生,遵医嘱按时使用眼
间歇性外斜视会自愈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不会自愈,需要及时进行矫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双眼视力逐渐发育成熟,此时再进行矫正则会影响到预后。间歇性外斜视的病因尚未明确,主要考虑是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所导致,在进行手术治疗后仍然有可能会复发。对于斜视度数较小的患儿,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矫正屈光不正、遮盖治疗、弱视治疗、三棱镜
怎么做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笔尖训练。可以拿一支笔或者竖起一根手指头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双眼注视着笔尖或者指指尖,然后逐渐缩短笔尖或指尖和眼睛的距离。每天训练两次,每次训练五到十分钟,就可以帮助矫正外斜视。二、正位视训练。首先是面对镜子找到双眼的正位,捕捉到双眼正位后看向远处,当可以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视线集中训练。可以拿一支笔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也可以竖起一根手指头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双眼集中注视笔尖或者指间,然后将手指或者笔向眉心处移动。每天练习两次,每次练习五到十分钟,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外斜视的情况就会得到好转。二、正位视训练。让自己的眼睛保持
间歇性外斜视有哪些表现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主要表现就是正位状态,就是完全正常状态和外斜视,就是斜视型状态交替间歇性出现,这种表现可以是在精神状态好、注意力集中时候表现为正位,在精神状态不好、愣神、发烧时候表现出了外斜。也有时候看近时候表现为是正位,看远时候表现为外斜,这些都是间歇性外斜视表现。间歇性外斜视可以在不同时间段,一会正位一会斜视,也可以在看近和看远,也就看不
间歇性外斜视挂什么科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一定是要看斜视与小儿眼科,有的医院有眼肌科,也可以看眼肌科。如果是没有眼肌科,有综合眼科,一定去看综合眼科。如果是有斜视与小儿眼科,一般来讲,斜视就应该去看斜视与小儿眼科。间歇性外斜视看眼肌科是因为斜视要手术治疗,需要在眼外肌上做,所以有的医院就有专门眼肌科,所以斜视需要去看眼肌科。总的来讲,斜视属于眼科疾病,所以如果没有这些
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该戴眼镜戴眼镜,另外要减少视疲劳。间歇性外斜视经常会和近视合并存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正确规范配戴眼镜,戴上近视眼镜之后,会对间歇性外斜视有一定帮助,会让斜视频率和斜视程度都减轻。如果没有屈光不正,就是没有近视表现,就是单纯间歇性外斜视,就需要注意定期地到医院找医生复查间歇性外斜视对立体视功能损害。日常生活
共同性外斜视会面瘫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一般不会引起面瘫。共同性外斜视主要是由于先天性的眼外肌异常或者是支配眼外肌的肌肉麻痹,也可以是眼外肌的发育异常所引起的视物偏斜现象。面神经麻痹主要是由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所引起的口角歪斜的症状,两种疾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共同性外斜视不会引起面瘫。
共同性外斜视会遗传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是否会遗传,答案是肯定的。在临床上,有一些共同性外斜视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性,不过这种遗传几率比较低。临床上,共同性外斜视通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主要是由于先天性的异常所造成,但先天性异常并不是代表所有的先天性异常都会遗传给下一代。
共同性外斜视会导致面瘫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是由于先天异常或者是眼外肌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视物偏斜,而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是面神经受损后导致的面肌瘫痪的一种神经功能异常。两种疾病没有相互致病性,所以共同性外斜视不会导致面瘫。根据面瘫原因可以分为中枢神经性和周围神经性两类。引起中枢神经性面瘫的原因主要是脑梗塞、颅内感染、颅内肿瘤等疾病。引起周围性面瘫疾病,多见于特发性面神经麻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