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癌变的症状

来源:民福康

结肠息肉癌变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肠道出血,表现为粪便隐血或肉眼可见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腹泻与便秘交替;腹部隐痛且可能加重;腹部可触及质地硬、形状不规则的肿块;还有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部分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易忽视相关症状。

一、肠道出血相关症状

结肠息肉癌变时可能出现肠道出血情况,表现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这是因为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血管破裂等原因导致少量血液混入粪便。有些患者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便血,血液颜色可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不同而有所差异,若出血部位较高、出血量较少时,粪便可能呈暗红色;若出血部位较近、出血量较多时,可出现鲜红色血便。不同年龄人群对肠道出血的感知和表现可能不同,比如儿童患者可能因便血而出现哭闹不安等表现,而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反应相对迟钝,便血症状可能被忽视,但更易延误病情。

二、排便习惯改变

1.排便次数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原本规律的排便习惯被打破,每天排便次数较以往增加,可达3-5次甚至更多。这是由于结肠息肉癌变后影响了肠道的正常蠕动和吸收功能,导致肠道频繁受到刺激而产生便意。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本身肠道蠕动就相对缓慢,若出现结肠息肉癌变导致的排便次数改变,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而经常运动的人相对肠道功能较好,但一旦出现排便次数改变也需高度重视。

2.腹泻与便秘交替:还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肿瘤的生长可能导致肠道局部狭窄或功能紊乱,时而影响肠道的正常推进性蠕动,引起便秘;时而又导致肠道分泌功能异常等,引发腹泻。这种排便习惯的交替变化在不同性别中可能没有明显差异,但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肠道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出现这种排便习惯改变时更需警惕是否合并结肠息肉癌变。

三、腹痛相关表现

1.腹部隐痛: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隐痛,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疼痛程度一般较轻,呈间歇性发作。这是因为肿瘤在结肠内生长,刺激肠道黏膜或引起肠道痉挛等所致。不同年龄的人对腹痛的感知阈值不同,儿童可能表述不清,更多表现为哭闹、烦躁等;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的感知不敏感,腹痛可能被忽略,但实际上可能病情已较严重。

2.腹痛加重:随着病情进展,腹痛可能会逐渐加重,疼痛性质也可能发生变化,如从隐痛变为胀痛、钝痛等。当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肠梗阻等并发症时,腹痛会明显加剧,可能伴有腹胀等表现。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结肠息肉癌变后腹痛加重的情况可能更易被忽视,因为他们可能将腹痛归因于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身体不适。

四、腹部肿块

当结肠息肉癌变发展到一定阶段,肿瘤体积增大时,有可能在腹部触及肿块。肿块质地一般较硬,形状不规则,可活动或固定。不同年龄人群腹部触及肿块的情况有所不同,儿童腹部触及肿块相对少见,若出现需高度警惕肠道肿瘤性病变;老年患者腹部触及肿块时,可能由于腹部脂肪较多等因素影响,发现相对较晚,但一旦触及肿块,提示病情已处于较严重阶段。

五、全身症状

1.消瘦:由于肿瘤细胞生长旺盛,消耗机体大量营养物质,患者可能出现消瘦表现,体重在短期内明显下降。不同年龄人群消瘦的表现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老年患者可能原本身体机能就逐渐衰退,消瘦可能进一步加重其身体虚弱状态。

2.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体力明显下降,活动耐力减弱。这是因为肿瘤代谢消耗能量以及机体慢性失血等原因导致机体处于消耗状态,营养供应不足等引起。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出现乏力症状时更需排查是否合并结肠息肉癌变,因为基础疾病本身可能也会导致乏力,容易混淆病情。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腹痛
腹痛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其病因复杂,多数为器质性,也可为功能性;多为腹腔内器官病变起,也可为腹腔外器官病变所致,因此在诊断时要全面考虑,详细分析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结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不一定需要切除。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表现,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患者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属于炎症性息肉,经过有效的抗炎治疗干预原发病后,息肉通常会自行消失,也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如果患者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这类息肉癌变的风险较高,建议患者尽早通过外科
结肠息肉和年龄有关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的发生和年龄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年龄的增长可能会提高患结肠息肉的几率。结肠息肉发病的具体病机并不明确,但是多与炎症刺激、遗传或者基因突变等原因有关,而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经常抽烟酗酒,还有年龄增长,都可能会影响结肠功能,导致结肠上局部组织老化脱落,或者异常增殖,引起结肠息肉生长。除此之外,过
多发性结肠息肉会容易癌变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多发结肠息肉是有几率恶变的,建议到正规医院及时检查治疗,凡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息肉是会癌变的。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就要看息肉性质的。
结肠息肉切除后还会癌变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切除后一般不会发生癌变。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切除后通常不会反复发作。而炎症性息肉在炎症反应消退后可能会随之消失,癌变的几率也很低。如果患者存在腺瘤性息肉,则存在一定癌变的趋势,但是如果患者能够尽早切除,术后癌变的几率也会降低,不需要过分担心。患者
结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通常早期时息肉较小,所以多数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仅在检查时明确病变。随着息肉逐渐增长,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若息肉表面存在较多血管,血管破裂后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为呕血、黑便;若降结肠息肉较大,堵塞肠腔,还会出现排便困难、排便习惯改变等现象;且结肠息
结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肠道出血的症状,一般为鲜红色或者暗红色。如果患者息肉较大或者属于多发性息肉,还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结肠息肉过大,可引起肠梗阻、肠套叠,容易出现腹部绞痛的症状。患者可以到医院做直肠指诊、大便常规检查、肠道造影检查等明确诊断。如果患
广基结肠息肉是指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广基结肠息肉属于良性的结肠息肉,只是广基结肠息肉的基底部相对比较宽,而且相对更加容易癌变。在临床上多考虑是由于长时间慢性炎症刺激造成的,会造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有粘液以及脓血便。在临床上一旦发现广基结肠息肉就建议尽早采取手术摘除,避免术后后期恶变。同时在术后三个月需要复查下电子结肠镜,因为息肉很容易
结肠息肉和肿瘤的区别?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和肿瘤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结肠息肉体积较小,肿瘤体积相对较大。2、息肉呈局部凸起状改变,部分息肉有蒂样结构和结肠相连。肿瘤呈局部隆起或环形生长,可造成肠管狭窄。3、息肉表面光滑,和肠管颜色一致,肿瘤表面呈菜花状,并可见溃疡形成。4、息肉为良性疾病,虽然有恶变的倾向,但局部切除即可治愈,结肠
结肠息肉会肚子痛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的患者有可能出现肚子痛症状。如果患者结肠内的息肉体积较大,对邻近组织产生压迫,容易导致腹痛。其次,患者因为息肉造成肠道梗阻时,可使腹痛症状加重。如果患者肠道内的息肉体积较小,通常不会产生腹痛感觉。如果患者腹部疼痛症状严重,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结肠内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等
良性结肠息肉的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一般患者结肠息肉体积较小时并不会产生特殊症状,所以多数患者可在进行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但如果患者结肠息肉已经破损,则患者可出现便血情况,同时也可频繁出现腹痛、腹泻等现象,而且在破损部位继发感染后,患者可排出黏液脓血便。而在结肠息肉堵塞肠道时,则可影响肠道蠕动,不仅可引起腹痛,而且还可诱发肠套叠、肠梗
结肠息肉怎么治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患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还可遵医嘱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改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结肠息肉也会逐渐消失。2.腺瘤样息肉如果是腺瘤样息肉,
结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活动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具体活动时间,主要取决于息肉大小以及治疗方法。小息肉主要采用APC方法,较大息肉需要采用EM2,如果息肉相对较深或是较大,需要完整切除,可能需要进行ESD治疗。1.APC方法如果是APC治疗,患者术后24小时即可下地,进行轻微活动,少量散步。2.EM2或是ESD治疗如果是进行EM2或是ESD治疗,建议患者适当延长卧床时间,建议
结肠息肉术后黑便怎么回事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黑便可能是陈旧性出血、新鲜出血、饮食干扰、上消化道出血等导致的。1.陈旧性出血如果患者术后很快出现黑便,量不大,可能是因为治疗过程中,有少量出血,在肠道内积聚,通过细菌对血进行分解,出现黑色粪便,即为陈旧性出血。2.新鲜出血进行结肠息肉手术,创面较大,可能需要采用金属夹进行闭合创面。如果金属夹过早脱落、出现新糜烂、术后创面有渗
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张颖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在乙状结肠粘膜表面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病理上常将结肠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肿瘤性息肉主要是指腺瘤性息肉,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一般建议结肠镜下切除治疗。
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乙状结肠息肉0.4cm会是癌吗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0.4cm是否是癌症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将息肉切除,通过病理检查分析确诊病变情况,多数是良性病变,但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性改变。因此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息肉需要及早手术将病变组织切除,避免病变继续发展。如果检查结果为良性说明不是癌症,要定期随诊观察,如果病理检查为恶性说明是癌症,需要扩大手术范围进行肿瘤根治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