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炎的检查包括影像学、血液学和组织活检检查。影像学中胸部X线可初步筛查肺部病变,胸部CT尤其是HRCT能更清晰显示肺部细微病变;血液学检查中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异常,自身抗体检测中ANCA对诊断肺血管炎重要;组织活检中经支气管肺活检获取组织少可能假阴性,开胸肺活检诊断准但有创需评估风险。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
意义:胸部X线可初步观察肺部血管炎相关的肺部病变情况,如是否存在肺部浸润影、结节影等。但胸部X线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对于一些早期或较轻微的肺血管炎病变可能难以清晰显示,不过它可以作为初步筛查的手段,尤其对于发现肺部大致的异常情况有一定帮助。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胸部X线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基本的病变观察原则是相似的。
2.胸部CT
高分辨率CT(HRCT):HRCT对于肺血管炎的检查具有重要价值。它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细微结构,发现肺部的微小结节、磨玻璃影、实变影等病变。例如,在一些坏死性肺血管炎患者中,HRCT可观察到肺部的局灶性实变伴空洞形成等表现。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肺血管炎患者的胸部CT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由于肺部发育尚未完全等因素,病变的显示和判断需要结合儿童的生理特点;对于有吸烟史等生活方式因素的患者,其胸部CT表现可能会受到吸烟相关肺部基础病变的干扰,需要仔细鉴别。
二、血液学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部分肺血管炎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异常,如白细胞增多,这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不同年龄的患者白细胞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的白细胞计数相对成人偏高,在判断时需结合儿童的年龄标准。性别因素对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的患者,可能会影响白细胞计数的基础水平,进而影响对肺血管炎相关白细胞变化的判断。
血小板计数:有些肺血管炎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计数的改变,如血小板增多或减少。血小板计数的异常变化也与炎症等病理过程相关。对于有基础血液病史的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异常可能与肺血管炎本身或基础血液疾病相互影响,需要综合分析。
2.自身抗体检测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ANCA是诊断肺血管炎的重要血清学指标。其中,胞浆型ANCA(c-ANCA)主要与韦格纳肉芽肿相关,核周型ANCA(p-ANCA)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等相关。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些感染性疾病可能会导致自身抗体的假阳性,在判断时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分析。例如,对于有慢性感染病史的患者,在检测ANCA时需要考虑感染对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的干扰。
三、组织活检
1.肺活检
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对于部分肺血管炎患者,TBLB可以获取肺部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通过病理检查可以观察肺部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病变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肺血管炎的类型等。但TBLB获取的组织可能相对较少,对于一些病变较局限的情况可能存在假阴性的可能。不同年龄的患者进行TBLB的风险和操作难度有所不同,儿童由于肺部结构等因素,操作需要更加谨慎;对于有肺部基础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等病史的患者,进行TBLB需要充分评估出血等风险。
开胸肺活检:对于一些通过TBLB等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开胸肺活检。开胸肺活检可以获取较完整的肺部组织标本,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相对较高,但该检查是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在考虑开胸肺活检时,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包括年龄、心肺功能等,对于年龄较大、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需要更加谨慎地权衡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