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是咽部局部炎症,咽喉炎是咽喉部统称炎症,解剖部位、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特殊人群情况有别,咽炎主要涉鼻咽、口咽,病因有病毒、细菌、环境等,症状局部轻全身轻,诊断靠查体等,治疗对症或用抗生素;咽喉炎涉咽喉,病因有病毒、细菌、用嗓过度等,症状局部重全身明显,诊断靠查体和喉镜,治疗对症或雾化等,儿童、老人、孕期女性患病需特殊对待。
解剖部位差异
咽炎:咽部包括鼻咽、口咽和喉咽,咽炎主要是鼻咽、口咽部位的黏膜、淋巴组织等发生炎症。例如口咽的咽炎,病变主要集中在口咽部的黏膜及相关淋巴组织。
咽喉炎:涵盖了咽部和喉部,喉部的会厌、声带等结构也可能受累。比如急性咽喉炎时,咽部和喉部的黏膜都可能出现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
病因方面
咽炎:
病毒感染:常见的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可引发病毒性咽炎,在儿童中相对常见,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
细菌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较为常见的致病菌,若儿童卫生习惯不佳,密切接触感染者等情况易感染。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污染的空气环境中,如粉尘多、化学气体刺激等,可刺激咽部黏膜,引发咽炎,长期吸烟的成年人咽部受烟草烟雾刺激,患咽炎风险较高。
咽喉炎:
病毒感染:除了上述常见病毒外,EB病毒等也可能导致咽喉炎,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感染,儿童感染EB病毒可能引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出现咽喉部相关症状。
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等感染可引起咽喉炎,成年人长期过度用嗓后,咽喉部抵抗力下降,易受细菌感染。
用嗓过度:教师、歌手等长期用嗓人群,喉部黏膜易受损,引发咽喉炎,儿童若长时间大声哭闹也可能导致喉部黏膜损伤,引发炎症。
症状表现
咽炎:
局部症状:咽部干燥、发痒、疼痛,吞咽时可能感觉疼痛加重,儿童可能因咽部不适出现拒食等情况。有的患者会有咽部异物感,总觉得有东西卡着。
全身症状: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炎可能有轻度发热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咽炎可能发热相对明显些,儿童发热可能更易出现精神不佳等情况。
咽喉炎:
局部症状:除了咽部有与咽炎相似的干燥、疼痛等症状外,喉部受累时会出现声音嘶哑,严重时可能失声,儿童声音嘶哑可能影响正常交流,家长易察觉。喉部炎症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咳嗽,咳嗽可能较为剧烈。
全身症状:病情较重时全身症状相对明显,可能有高热、畏寒等,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时更需密切关注,防止出现惊厥等情况。
诊断方法
咽炎:医生通过查体可见咽部黏膜充血、水肿,淋巴滤泡增生等,病毒感染引起的可能见淋巴细胞增多等血液学改变,细菌感染引起的可能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咽喉炎:查体时除了看到咽部炎症表现外,还能看到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声带可能出现肿胀等,电子喉镜检查可更清晰观察喉部病变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咽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多为自限性,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含片缓解咽部疼痛等;细菌感染引起的需要使用抗生素,儿童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
咽喉炎:同样病毒感染为主的自限性咽喉炎对症治疗,喉部炎症明显时可能需要雾化吸入等治疗来减轻喉部水肿,用嗓过度引起的咽喉炎需让喉部充分休息,儿童用嗓过度后更要注意休息,避免病情加重。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由于其生理特点,在患咽炎或咽喉炎时更需谨慎对待。比如儿童用药,应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等,且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老年人患咽炎或咽喉炎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可能相对较慢,在治疗中要考虑其基础疾病等情况,选择相对温和且合适的治疗方式。女性在孕期患咽炎或咽喉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要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