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是否传染取决于病因,病毒性支气管炎部分具传染性,细菌性中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具传染性,非感染性无传染。不同病因支气管炎有相应传染特点及宝宝防护措施,宝宝感染后家长要观察应对,家庭护理要保证休息、清淡饮食、多喝温水、适当拍背等。
一、支气管炎是否会传染给宝宝
支气管炎是否具有传染性取决于其病因。
病毒性支气管炎:部分病毒性支气管炎具有传染性,比如由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支气管炎。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例,它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接触口鼻而感染。宝宝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若接触了携带病毒的患者,就较容易被传染。
细菌性支气管炎:一般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通常不具有传染性,但如果是一些特殊的具有传染性的细菌引发的支气管炎,如百日咳杆菌引起的百日咳,就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宝宝接触后可能被感染。
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支气管炎:如由空气污染、过敏等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支气管炎,不具有传染性。
二、不同病因支气管炎的传染特点及宝宝防护措施
(一)病毒性支气管炎的传染特点与宝宝防护
1.传染特点:以流感病毒引起的支气管炎为例,在流感流行季节,患者咳嗽、打喷嚏时排出的含有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宝宝吸入后就可能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支气管炎在托幼机构等宝宝聚集的场所容易造成传播。
2.宝宝防护措施:让宝宝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家属接触宝宝前要洗手,因为手上可能沾染病毒,再接触宝宝就可能将病毒传给宝宝;如果家庭中有患病毒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要注意隔离,比如单独居住一个房间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还可以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通风等方式降低感染风险,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保持在50%-60%较为适宜。
(二)细菌性支气管炎中特殊情况(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传染特点与宝宝防护
1.传染特点: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支气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者在咳嗽症状明显时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宝宝接触后容易发病,发病后咳嗽症状会逐渐加重,呈痉挛性咳嗽等表现。
2.宝宝防护措施:对于未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宝宝,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百日咳患者。如果宝宝到了接种疫苗的年龄,要按时接种百日咳疫苗,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百日咳杆菌的风险。
(三)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支气管炎无传染风险及宝宝防护
1.无传染风险:由于非感染性因素如空气污染、过敏等导致的支气管炎,不存在病原体的传播,所以不会传染给宝宝。
2.宝宝防护措施:要注意保持宝宝生活环境的清洁,避免宝宝接触过敏原,如花粉、粉尘等;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可给宝宝佩戴口罩(适合宝宝的儿童口罩);如果宝宝是因过敏体质容易引发支气管炎,要明确过敏原并尽量规避。例如,如果知道宝宝对某种花粉过敏,在花粉季尽量减少宝宝外出时间,外出时做好防护。
三、宝宝感染支气管炎后的应对及家庭护理
(一)宝宝感染后家长的观察与应对
如果宝宝接触了可能患有支气管炎的患者后出现咳嗽等症状,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变化,如咳嗽的频率、是否有发热、呼吸是否急促等。如果宝宝出现发热,体温高于38.5℃且精神状态不佳时,可采取适当的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但要避免用酒精擦拭,同时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等,以明确是病毒性还是细菌性感染等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处理。
(二)家庭护理要点
保持宝宝居住环境安静、舒适,保证宝宝充足的休息;给宝宝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营养摄入;鼓励宝宝多喝温开水,有助于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对于较小的宝宝,家长可以适当给宝宝拍背,帮助宝宝排出痰液,拍背时要注意力度,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