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张是指一个或多个肺段或肺叶含气量减少,有阻塞性和非阻塞性等病因,不同人群表现症状有差异,可通过影像学、支气管镜等诊断,治疗需解除阻塞、治疗基础疾病,儿童和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病因及相关因素
阻塞性肺不张:最为常见,多由气道内的异物、痰液、肿瘤等阻塞支气管引起。例如,老年患者如果长期吸烟且有慢性支气管炎,痰液分泌增多,容易导致小支气管被痰液阻塞,进而引发肺不张;儿童如果误吸入异物,也可能造成气道阻塞导致肺不张。肿瘤因素方面,支气管肺癌是常见的原因,肿瘤组织生长阻塞支气管,使远端肺组织气体吸收,引起肺不张。
非阻塞性肺不张:较少见,可由肺部受压、肺组织纤维化等原因引起。肺部受压常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情况,胸腔内的液体或气体增多,压迫肺组织,导致肺不张。对于儿童来说,胸廓畸形等情况也可能导致肺部受压出现肺不张。肺组织纤维化可见于某些肺部疾病的晚期,如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组织逐渐被纤维组织替代,失去正常的含气功能,导致肺不张。
临床表现
症状:不同年龄、不同病因引起的肺不张症状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在儿童中,可能还会伴有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表现。如果是急性肺不张,症状可能较为突然出现,如因异物阻塞气道导致的肺不张,患者可能突然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慢性肺不张症状可能相对隐匿,如由肿瘤引起的肺不张,患者可能逐渐出现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且症状会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加重。
体征:体格检查时可发现病变部位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纵隔可能向患侧移位(阻塞性肺不张时,若为一侧主支气管阻塞,全肺不张时气管向患侧移位;部分阻塞时,气管可能向健侧移位)。例如,一侧全肺不张的患者,患侧胸廓可能塌陷,触觉语颤减弱。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发现肺不张的部位和范围。例如,肺不张在X线上表现为均匀的密度增高影,相应肺叶体积缩小。胸部CT检查对于肺不张的诊断更为精确,能够清晰地显示支气管内的阻塞情况、肺不张的具体范围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比如,可以发现支气管内的小肿瘤或微小的异物阻塞。
支气管镜检查:对于怀疑有气道阻塞的肺不张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通过支气管镜可以直接观察气道内的情况,如是否有异物、肿瘤等阻塞物,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例如,对于不明原因的肺不张,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肿瘤或其他病变导致的气道阻塞。
治疗原则
解除阻塞:如果是气道异物阻塞引起的肺不张,应尽快通过支气管镜等手段取出异物;如果是痰液阻塞,需要积极促进痰液排出,可通过翻身、拍背、使用祛痰药物等方法。对于肿瘤引起的气道阻塞,可能需要根据肿瘤的情况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措施以解除阻塞。
治疗基础疾病:针对引起肺不张的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如果是胸腔积液导致的肺不张,需要抽取胸腔积液以缓解肺部受压;如果是气胸引起的肺不张,需要进行排气治疗,如胸腔闭式引流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肺不张需要特别重视,由于儿童气道较窄,更容易发生气道阻塞。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儿童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如果是儿童误吸入异物导致的肺不张,要及时就医,尽快通过支气管镜等方法取出异物。同时,儿童肺不张的治疗要更加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通过体位调整、呼吸训练等促进肺复张,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治疗。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肺不张往往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相关,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等。在护理上要加强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对于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要积极控制,减少痰液分泌,预防气道阻塞再次引起肺不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