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咽喉炎咳嗽,一般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湿润(多饮水、用加湿器)和避免刺激因素(饮食上忌辛辣油腻刺激物、环境中避烟雾粉尘等);药物治疗需考虑儿童特殊情况(低龄儿童优先非药物治疗,严重时遵医嘱谨慎用药)和成人药物选择考量(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就医建议为咳嗽超2周不缓解、伴发热不退、呼吸困难喘息、咯血等及时就医,就诊时要详细描述病情及相关情况,医生会做检查制定方案。
一、一般治疗
1.保持呼吸道湿润
多饮水是很重要的一点,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使咽喉部黏膜保持湿润,有助于减轻咳嗽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饮水量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毫升左右。儿童则要根据年龄适当调整,例如学龄前儿童每天大概800-1000毫升,学龄儿童1000-1500毫升。可以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起不适。
也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一般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较为适宜。对于患有咽喉炎咳嗽不止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干燥的空气会加重咽喉部的刺激,使用加湿器可以缓解咽喉干燥,从而减轻咳嗽。
2.避免刺激因素
饮食方面: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会刺激咽喉黏膜,导致咳嗽加重。例如,辛辣食物中的辣椒素会直接刺激咽喉神经末梢,引起咽喉部的不适和咳嗽加剧。对于有咽喉炎咳嗽的患者,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要注意饮食的调整。儿童可能会因为口味偏好不太配合,但家长要尽量为其准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粥、面条等。
环境方面:要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如果是吸烟人群,此时需要戒烟,因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严重刺激咽喉,加重咽喉炎和咳嗽症状。对于生活在污染环境中的人群,要尽量减少外出,或者在外出时佩戴口罩,防止粉尘等吸入咽喉引起刺激。
二、药物治疗相关原则(优先非药物干预,明确年龄禁忌)
1.儿童特殊情况
低龄儿童(如3岁以下)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上述的保持呼吸道湿润、避免刺激等。因为低龄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很多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随意使用药物可能会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儿童咽喉炎咳嗽较为严重,经过非药物治疗无明显缓解,需要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谨慎使用药物。例如,对于儿童可以使用一些相对安全的止咳糖浆等,但必须严格按照医生根据儿童体重、病情等制定的方案使用。
2.成人药物选择考量
如果咽喉炎咳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必须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如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常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不过敏情况下)、头孢菌素类等。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喉炎咳嗽,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以使用一些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但也要根据个体情况使用,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成人,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使用止咳药物需要更加谨慎,避免药物影响呼吸功能等。
三、就医建议
1.及时就诊的情况
当咽喉炎咳嗽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咳嗽持续时间超过2周仍无缓解;咳嗽伴有发热,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咳嗽伴有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咳嗽伴有咯血等情况。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出现上述情况,由于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更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例如,儿童咽喉炎咳嗽伴有呼吸困难,可能是喉部水肿等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立即就医进行处理,如可能需要进行喉部检查、吸氧等治疗措施。
2.就诊时的注意事项
患者在就诊时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咳嗽的情况,包括咳嗽的频率、程度、是否有咳痰、痰液的颜色等。对于儿童,家长要准确提供儿童的饮食、精神状态等情况。医生可能会进行相关检查,如喉镜检查、血常规检查等,以明确咽喉炎的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从而制定更加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