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需从多方面着手,要保持耳部清洁,日常及定期清洁时注意方法;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通过增强免疫力和及时治疗来预防;防止耳部受伤,避免外力撞击和异物进入;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要注意保暖和喂奶姿势,老年人要定期检查耳部并控制基础疾病。
一、保持耳部清洁
1.日常清洁
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在给孩子洗澡、洗头时,防止水流入耳道。可以使用棉球轻轻堵塞外耳道,避免水进入。因为外耳道进水后,容易滋生细菌,增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风险。对于成年人,也应避免在污水中游泳等可能导致外耳道进水的行为。如果不慎进水,应及时将水排出,可将头偏向进水侧,单脚跳跃使水流出,或者用干净的棉签轻轻吸干外耳道内的水分,但要注意避免损伤耳道黏膜。
2.定期清洁
定期清理外耳道的耵聍(耳屎),但要注意方法得当。对于儿童,耵聍过多时应寻求医生帮助,由专业人员进行清理,避免自行用尖锐工具掏耳损伤耳道引起感染。成年人如果耵聍较多且引起不适,也应在医生指导下安全清理,防止因不当清理导致耳道损伤进而引发中耳炎。
二、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1.增强免疫力
饮食方面:不同年龄段人群应注意合理饮食。儿童应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橙子、苹果等)、牛奶、鸡蛋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成年人也应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等,维持身体的免疫功能。
运动方面: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适当运动。儿童可以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等,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增强体质。成年人可以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提高身体抵抗力,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容易蔓延至耳部引发中耳炎。
2.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应及时就医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延误治疗,炎症可能通过咽鼓管累及中耳,引发中耳炎。成年人上呼吸道感染后也应积极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等处理,防止感染向耳部扩散。例如,儿童感冒后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时,应及时使用海盐水喷鼻等方法缓解鼻塞,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专用的抗感冒药物,避免病情加重引发中耳炎。
三、防止耳部受伤
1.避免耳部受外力撞击
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要注意保护耳部。儿童玩耍时要避免受到外力碰撞耳部,比如在playground玩耍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被其他孩子或玩具碰到耳部。成年人在进行一些可能有危险的活动时,如打篮球、踢足球等,要佩戴好防护装备,如护耳等,防止耳部受到撞击。因为耳部受伤后容易引起感染,进而增加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风险。
2.防止异物进入耳部
教育儿童不要将小物件放入耳道内,如豆子、小珠子等。如果发现儿童耳道内有异物,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取出,避免异物长期存留在耳道内引起感染。成年人也应注意避免将异物塞入耳道,如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一些小零件等,若不慎塞入,应尽快到医院处理,防止异物损伤耳道黏膜引发炎症。
四、其他注意事项
1.对于特殊人群
婴幼儿: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因为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因着凉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进而增加中耳炎的发病风险。家长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婴幼儿增减衣物。同时,喂奶时要注意姿势,避免婴儿平躺喂奶,防止奶液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引起感染。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低,要注意保持耳部的清洁和健康,定期检查耳部情况。如果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要积极控制病情,因为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包括耳部感染,控制好血糖等基础疾病有助于降低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