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支气管肺炎有多样症状表现,呼吸系统有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全身有发热、精神状态改变、食欲减退等;还有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其他系统相关症状,不同人群特点不同,婴幼儿症状不典型、变化快,学龄儿童需密切关注,特殊病史人群病情更重且治疗需谨慎。
咳嗽:多为频繁的刺激性干咳,随后可能会有痰液产生。不同年龄段表现有所差异,婴幼儿可能咳嗽相对不典型,学龄儿童咳嗽相对更易被察觉。比如一些细菌性支气管肺炎患儿早期以干咳为主,随着病情发展,气道内分泌物增多,会出现咳痰,痰的颜色和性状因感染病菌不同而有差异,若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痰可呈铁锈色。
咳痰:病情进展后可出现咳痰,痰液可为白色黏痰、黄色脓痰等。儿童患者咳痰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会出现痰液堵塞气道的情况,导致呼吸不畅加重。
气促:呼吸频率增快,小于2个月婴儿呼吸频率≥60次/分钟,2-12个月婴儿呼吸频率≥50次/分钟,1-5岁儿童呼吸频率≥40次/分钟,5岁以上儿童呼吸频率≥30次/分钟。这是由于肺部炎症影响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氧,从而出现呼吸加快来代偿。例如肺炎患儿可能会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等表现,三凹征是指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
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口唇发绀,即口唇、甲床等部位颜色发紫,这是因为缺氧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所致。
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以上,可为持续发热或间断发热。不同年龄儿童发热特点有所不同,婴幼儿体温波动可能相对较大,而年长儿体温相对更接近成人表现。比如一些细菌性支气管肺炎起病较急,体温迅速升高,可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弛张热是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达正常水平以上。
精神状态改变:患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表现。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止、不爱吃奶等。这是因为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以及机体整体状态。例如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能会出现嗜睡,甚至昏迷等严重情况,但相对较少见。
食欲减退:患儿食欲明显下降,不想进食,这与发热、身体不适以及胃肠道功能受影响等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原本食欲较好的儿童,患病后可能几顿都不想吃饭。
其他系统相关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肺部感染时,炎症介质可能会影响胃肠道功能。例如一些患儿可能先出现胃肠道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需要注意鉴别。
循环系统症状:严重的细菌性支气管肺炎可能累及心脏,导致心肌炎等情况,出现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表现。婴儿心率常超过160次/分钟,儿童心率超过140次/分钟等。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提示病情相对较重,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
不同人群特点
婴幼儿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患细菌性支气管肺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更容易出现呼吸急促、口周发绀等表现,而且病情变化较快,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病情加重,如呼吸衰竭等情况。所以对于婴幼儿出现咳嗽、发热等情况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学龄儿童
学龄儿童相对能够表达自身不适,如能准确描述咳嗽、胸痛等症状,但在病情观察时仍需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体温变化等情况,因为虽然能表达,但病情变化也可能较为迅速,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有基础疾病的学龄儿童。
特殊病史人群
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先天性肺发育不良等)的儿童,患细菌性支气管肺炎时症状可能更重,病情进展更迅速,且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病情和选择治疗方案,要注意基础疾病与肺炎之间的相互影响,比如支气管哮喘患儿合并肺炎时,要同时控制哮喘发作和肺炎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