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检测方法多样,主要包括皮肤试验(含皮肤点刺试验和皮内试验)、血液检测(含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激发试验(含鼻激发试验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皮肤点刺试验无痛安全但受药物等影响,皮内试验更敏感但有较强烈局部反应;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不受药物影响但费用高、灵敏度略低,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能更准确反映过敏状态但未广泛应用;鼻激发试验用于诊断过敏性鼻炎相关过敏原,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诊断过敏性哮喘相关过敏原,二者都有一定风险。检测前要告知医生病史和用药,不同年龄段准备有别;检测后需做好相应护理,不同生活方式和有其他病史的人群也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皮肤试验
1.皮肤点刺试验:该方法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致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在1520分钟内,点刺部位会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红肿块,伴有瘙痒感,或者颜色上有改变。此方法无痛且安全性高,适用于大部分人群,包括儿童和老年人。不过,对于正服用抗组胺药物、皮肤划痕症患者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检测前需停药35天。年龄较小的儿童在检测时可能会因害怕而不配合,需要家长安抚。
2.皮内试验:是用注射器将过敏原溶液注入皮内,观察注射部位的反应。与点刺试验相比,皮内试验更为敏感,但可能会引起较强烈的局部反应,如疼痛、红肿、水疱等。通常用于点刺试验结果不明确或怀疑对某些过敏原过敏但点刺试验阴性的患者。有严重过敏体质、皮肤有损伤或感染的患者不适用。年龄较大、皮肤恢复能力差的人群,试验后要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情况,避免感染。
二、血液检测
1.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中针对不同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抗体水平。该方法不受药物影响,也无需停药,安全性高,尤其适用于不能进行皮肤试验的人群,如皮肤划痕症患者、正在服用抗组胺药物等影响皮肤试验结果的患者。检测结果一般在数天内可得。不过,检测费用相对较高,而且灵敏度可能略低于皮肤试验。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采血时可能会比较困难,需要家长协助固定体位。
2.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这是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嗜碱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变化来判断机体是否对某种过敏原过敏。它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机体的过敏状态,但目前该检测技术尚未广泛应用,仅在部分大型医院开展。
三、激发试验
1.鼻激发试验:将过敏原直接作用于鼻黏膜,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鼻痒、打喷嚏、流涕等症状。主要用于诊断过敏性鼻炎相关的过敏原。该试验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可能会引起患者不适,有严重心肺疾病、近期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不适用。对于年龄较大、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试验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2.支气管激发试验:让患者吸入含有过敏原的气雾剂,观察是否诱发咳嗽、喘息等症状。此方法主要用于诊断过敏性哮喘相关的过敏原。该试验有一定风险,可能会诱发严重的哮喘发作,必须在有抢救设备和经验的医疗机构进行。儿童进行该试验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且试验过程中需要家长陪伴,密切观察。
四、注意事项
1.检测前准备:检测前需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正在服用的药物,特别是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不同年龄段人群在检测前准备略有不同,儿童检测前可能需要家长更多的心理安抚;老年人如果有基础疾病,要提前告知医生病情及用药情况。
2.检测后护理:皮肤试验后,要保持试验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感染。血液检测后,按压采血部位止血,年龄较小的儿童需要家长协助按压。激发试验后,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离开。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经常运动的人,检测后短期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检测部位恢复或诱发过敏症状。有其他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检测后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因为其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