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喉炎是冬春常见呼吸道急性感染病,病因有感染、用声过度、外伤、过敏等,临床表现有声音嘶哑、咳嗽、喉痛、呼吸困难等,检查包括喉镜和血常规,诊断靠症状等,需与白喉等鉴别,治疗要保持气道通畅、控制感染、用激素、对症治疗,预防要增强体质、避免过度用声、注意气候变化、避免接触过敏原。
一、定义
急性喉炎是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症,常发生于冬春季节,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病。
二、病因
1.感染:多由病毒引起,如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由细菌感染所致,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儿童急性喉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且以副流感病毒较为常见。
2.用声过度:长期发声不当、过度用声,如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易患,儿童若长时间哭闹也可能诱发。
3.外伤:喉部异物、颈部外伤等可引起喉部黏膜损伤,从而继发急性炎症。
4.过敏:吸入过敏原,如花粉、动物毛发等,可引起喉部黏膜过敏反应,导致急性喉炎。
三、临床表现
1.声音嘶哑:是急性喉炎最主要的症状,轻者发声时音质变粗、音调变低,重者可完全失音。儿童急性喉炎声音嘶哑症状往往较为明显,且进展较快。
2.咳嗽:初期为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咳出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
3.喉痛:患者可感觉喉部疼痛,吞咽时疼痛加重,儿童不会表达时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等。
4.呼吸困难:这是急性喉炎较为严重的症状,多见于小儿。由于小儿喉部解剖结构特点,喉部黏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发生肿胀,导致气道狭窄。患者可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时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严重时可出现发绀、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缺氧表现。
四、检查方法
1.喉镜检查: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可见喉部黏膜充血、肿胀,声带充血,声门裂缩小。儿童进行喉镜检查时需谨慎操作,避免引起患儿过度紧张导致喉痉挛加重呼吸困难。
2.血常规检查: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声音嘶哑、咳嗽、喉痛等)、喉镜检查结果以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
2.鉴别诊断
白喉:白喉患者咽部可见灰白色假膜,涂片及培养可找到白喉杆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与急性喉炎有明显区别。
急性会厌炎:急性会厌炎也可出现喉部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但会厌高度肿胀是其典型表现,纤维喉镜检查可鉴别。
气管异物:有异物吸入史,突然出现呛咳等表现,与急性喉炎可通过病史及相关检查鉴别。
六、治疗原则
1.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需及时采取措施保持气道通畅。轻度呼吸困难可采取半卧位休息,给予吸氧;严重呼吸困难时,可能需要行气管切开术。小儿患者要尤其注意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因为小儿喉腔较小,炎症时易发生梗阻。
2.控制感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喉炎,一般可对症治疗,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喉炎,可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3.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消肿的作用,可减轻喉部黏膜水肿,缓解呼吸困难。常用药物有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小儿急性喉炎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重要的治疗措施,可有效减轻喉部水肿。
4.对症治疗:使用止咳化痰药物缓解咳嗽、咳痰症状;发热患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药物等。
七、预防措施
1.增强体质: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如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合理饮食等。儿童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等。
2.避免过度用声:注意正确用声,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喊叫等。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要注意用声劳逸结合。
3.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容易诱发急性喉炎。
4.避免接触过敏原:过敏体质者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动物毛发等,居住环境保持清洁、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