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发育分为早期胚胎阶段(受精后前8周)和中晚期妊娠阶段(妊娠8周后至分娩前),早期胚胎阶段受精后2-4周是细胞快速分裂分化形成三胚层关键期,5-8周是器官系统初步形成阶段,均易因自身染色体异常、外界不良因素等发生胎停;中晚期妊娠阶段中期妊娠12-28周与胎盘功能、胎儿自身因素相关,晚期妊娠28周后至分娩前与胎儿生长受限、脐带胎盘因素、孕妇不良生活环境等相关,这些因素均会增加胎停风险。
一、早期胚胎阶段(受精后前8周)
(一)受精后2-4周
1.细胞分裂与分化关键期
此阶段是受精卵着床后细胞快速分裂分化形成三胚层的时期。从受精后的第2周开始,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胚泡并着床于子宫内膜,之后开始进行细胞的分化,形成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为后续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奠定基础。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胚胎本身存在染色体异常等问题,就容易发生胎停。例如,研究发现约50%-60%的早期胎停是由于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这种染色体异常可能是在细胞分裂分化过程中出现错误引起的,与父母的遗传因素、辐射、化学物质等不良环境因素影响有关。
对于有不良孕产史、高龄(女性年龄≥35岁)等情况的女性,在这个阶段胚胎发生染色体异常导致胎停的风险相对更高。高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发生非整倍体等异常的概率增加,从而增加了早期胎停的发生几率。
(二)受精后5-8周
1.器官系统初步形成阶段
在受精后的5-8周,胚胎的各个重要器官系统开始初步形成。如心脏在第5周左右开始跳动,神经系统也在快速发育等。如果在这个阶段胚胎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干扰,比如孕妇感染风疹病毒等病原体,病毒可通过胎盘影响胚胎的器官发育,导致胎停;或者孕妇接触大量放射性物质,也会影响胚胎器官的正常形成过程,引发胎停。另外,孕妇自身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未良好控制、严重的高血压等,也会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物质的传输,进而影响胚胎器官的发育,增加胎停的风险。
二、中晚期妊娠阶段(妊娠8周后至分娩前)
(一)妊娠12-28周(中期妊娠)
1.胎盘功能相关阶段
妊娠12周后胎盘逐渐成为维持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器官,其功能是否正常对胎儿的存活至关重要。如果胎盘出现异常,如胎盘早剥,即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会导致胎儿急性缺氧,严重时可引起胎停。胎盘早剥的发生可能与孕妇外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吸烟等因素有关。另外,胎盘梗死、胎盘前置等胎盘异常情况也会影响胎盘的功能,导致胎儿营养供应和气体交换受阻,从而增加胎停的风险。对于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史、多胎妊娠等情况的孕妇,在中期妊娠阶段发生胎盘异常导致胎停的风险较高。
胎儿自身因素在中期妊娠胎停中也有一定作用,如胎儿严重的结构畸形,在妊娠中期通过超声等检查可初步发现,但如果畸形严重到无法继续在宫内存活,也会出现胎停情况。例如一些严重的心脏畸形、神经管畸形等,可能在中期妊娠时就会因为胎儿无法适应宫内环境而发生胎停。
(二)妊娠28周后至分娩前(晚期妊娠)
1.胎儿生长受限及脐带胎盘因素阶段
妊娠28周后,胎儿生长受限是导致胎停的一个重要原因。胎儿生长受限可能与脐带异常有关,如脐带过细、脐带扭转、脐带打结等,这些情况会影响脐带向胎儿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严重时引发胎停。胎盘功能进一步减退也是晚期妊娠胎停的常见原因,随着妊娠进展,胎盘老化等情况可导致胎盘功能下降,不能满足胎儿日益增长的营养需求,从而引起胎儿窘迫甚至胎停。孕妇存在妊娠期糖尿病未良好控制,也会影响胎盘功能,增加胎儿生长受限和胎停的风险。另外,孕妇长期处于不良的生活环境中,如吸烟、酗酒等,也会对晚期妊娠的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增加胎停的可能性。对于有吸烟酗酒史、患有慢性疾病且控制不佳的孕妇,在晚期妊娠阶段需要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因为这些因素会显著增加胎停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