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分期采用FIGO分期系统,包括0期(原位癌或上皮内癌)、Ⅰ期(癌灶局限于子宫颈)、Ⅱ期(癌灶超出宫颈但未达盆壁或累及阴道未达下1/3)、Ⅲ期(癌灶累及盆壁和/或阴道下1/3等)、Ⅳ期(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侵犯膀胱和/或直肠黏膜),分期评估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超声、MRI、CT)、病理检查(宫颈活检及宫颈管搔刮)进行,各因素对分期及治疗方案选择有影响,需综合多方面评估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一、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系统
(一)0期
原位癌或上皮内癌,病变局限于宫颈上皮内,未突破基底膜,无间质浸润。此阶段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分期无影响,主要通过宫颈活检等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需密切关注病变进展,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需综合评估妊娠情况及病变对母儿的影响。
(二)Ⅰ期
癌灶局限于子宫颈(扩展至宫体应被忽略)。
ⅠA期:镜下浸润癌,所有肉眼可见病变均为外生型,即癌灶突出于宫颈表面。ⅠA1期:间质浸润深度≤3mm,宽度≤7mm;ⅠA2期:间质浸润深度>3mm至≤5mm,宽度≤7mm。不同年龄女性分期依据相同病理标准,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考虑基础病对病理诊断及治疗决策的影响。
ⅠB期:临床可见癌灶局限于宫颈,或镜下病灶>ⅠA期。ⅠB1期:临床可见癌灶最大径线≤4cm;ⅠB2期:临床可见癌灶最大径线>4cm。年龄因素可能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年轻患者可能更倾向于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式,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
(三)Ⅱ期
癌灶已超出宫颈,但未达盆壁;或累及阴道,但未达阴道下1/3。
ⅡA期:无宫旁浸润;ⅡA1期:临床可见癌灶最大径线≤4cm;ⅡA2期:临床可见癌灶最大径线>4cm。ⅡB期:有宫旁浸润。不同性别在此分期中无差异,对于老年患者,需考虑其身体耐受性及基础疾病对放化疗等治疗的承受能力。
(四)Ⅲ期
癌灶累及盆壁和(或)累及阴道下1/3,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无功能肾。
ⅢA期:癌累及阴道下1/3,没有扩展到盆壁;ⅢB期:癌扩展到盆壁,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无功能肾。此分期中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治疗方式的选择,如年轻患者可能在身体状况允许下尝试更积极的综合治疗,而老年患者需权衡治疗收益与风险。
(五)Ⅳ期
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侵犯膀胱和(或)直肠黏膜。
ⅣA期:癌侵犯邻近的盆腔器官;ⅣB期:癌转移到远处器官。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预后及治疗反应存在差异,特殊人群如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时需充分评估治疗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
二、分期的评估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妇科检查了解宫颈病变的大小、位置、累及阴道情况以及是否累及宫旁组织等。不同年龄女性的妇科检查操作需适度调整,以保证患者舒适及检查准确性,妊娠期女性进行妇科检查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引起流产等不良后果。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可清晰观察宫颈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判断癌灶是否累及宫旁等有一定帮助,不同年龄女性的超声检查操作规范相同,妊娠期女性可选择经腹超声等相对安全的方式。
2.磁共振成像(MRI):能更精确地显示宫颈病变的范围、宫旁浸润情况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在分期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等情况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含钆对比剂。
3.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了解盆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对于判断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有一定作用,有碘过敏史的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以便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三)病理检查
宫颈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是明确诊断及确定分期的重要手段,通过病理检查明确癌细胞的浸润深度、范围等,从而准确进行分期,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后需注意预防感染等情况。
通过综合以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等多方面的评估,才能准确判断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分期,不同因素在分期过程中均有相应影响,需全面考虑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