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良性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随访观察,手术治疗有卵巢囊肿剥除术、患侧卵巢切除术、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等,随访观察适用于体积小无症状及老年无法耐受手术者,不同特殊人群如年轻育龄女性、老年女性、妊娠期女性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手术治疗
1.卵巢囊肿剥除术
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通过手术将卵巢内的良性肿瘤剥除,尽可能保留正常卵巢组织。例如,对于因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皮样囊肿)就诊的年轻患者,可采用此术式,最大程度保留卵巢功能以维持生育潜力。手术需在良好的麻醉下进行,准确分离肿瘤与卵巢组织的界限,完整剥除肿瘤,术后注意观察卵巢恢复情况及患者一般状况。
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且单侧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若肿瘤局限于一侧卵巢,也可考虑患侧卵巢切除术,但相对卵巢囊肿剥除术,会减少卵巢组织量,可能对内分泌功能有一定影响,不过对于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在权衡利弊后可选择。
2.患侧卵巢切除术
当卵巢良性肿瘤较大,或怀疑有恶变可能但最终病理证实为良性时,若肿瘤累及一侧卵巢较多,为彻底清除病灶,可考虑行患侧卵巢切除术。比如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较大,占据一侧卵巢大部分体积,行患侧卵巢切除能避免肿瘤复发及潜在恶变风险,但术后需关注对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尤其是年轻患者,可能会出现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等情况,需适当观察和处理。
3.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且双侧卵巢均有良性肿瘤,或肿瘤合并有子宫病变等情况。例如,患者年龄超过50岁,双侧卵巢均有较大良性肿瘤,同时伴有子宫平滑肌瘤等病变,可考虑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但此手术对患者内分泌功能影响较大,术后患者会迅速进入绝经状态,出现潮热、盗汗等围绝经期症状,需给予相应的激素补充治疗等干预措施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二、随访观察
1.适用情况
对于体积较小、无症状的卵巢良性肿瘤,如直径小于5cm且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的卵巢滤泡囊肿或黄体囊肿等。这些囊肿可能是生理性的,有自行消退的可能。一般建议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肿瘤大小变化。通常每隔3-6个月进行一次盆腔超声检查,监测肿瘤是否有增大、性质有无改变等情况。
对于一些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且肿瘤生长缓慢、无恶变倾向的卵巢良性肿瘤,也可选择随访观察。比如老年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严重心脏病、糖尿病等,卵巢良性肿瘤为较小的黏液性囊腺瘤,生长极为缓慢,此时手术风险较高,可在密切监测下选择随访。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轻育龄女性
年轻育龄女性患卵巢良性肿瘤时,手术选择需优先考虑保留生育功能。在手术方式上尽量选择卵巢囊肿剥除术,以最大程度保留卵巢组织,维持正常的内分泌功能和生育能力。术后需密切监测卵巢恢复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卵巢周围粘连等情况影响受孕,术后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监测排卵等情况,必要时给予促排卵等辅助生育措施。同时,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剧烈运动,防止卵巢扭转等并发症的发生。
2.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患卵巢良性肿瘤时,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老年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在手术前需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对于适合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对于无法耐受手术选择随访的老年患者,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及时发现肿瘤的异常变化。
3.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发现卵巢良性肿瘤时,需根据肿瘤大小、孕周及患者症状等综合判断。如果肿瘤较小,无扭转等并发症,可密切观察至妊娠中晚期再考虑手术;如果肿瘤较大,有扭转等可能危及母儿安全的情况,需及时手术。手术操作要轻柔,避免刺激子宫引起宫缩导致早产等情况。术后要密切监测妊娠情况,给予保胎等相应治疗。同时,要注意术后感染等情况的预防,因为妊娠期女性免疫力相对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