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可通过中药内服、外治、针灸推拿、饮食调理及生活方式调整等多种方式综合治疗。中药内服分证型用药;外治有含漱、雾化吸入;针灸推拿包括体针、耳针、推拿;饮食要避刺激、多滋阴利咽;生活方式需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用嗓、保持适宜环境。
一、中药内服治疗
中医认为慢性咽炎多与脏腑阴虚、虚火上炎等有关,可根据不同证型进行用药。例如肺肾阴虚型,常见咽部不适、干燥、隐痛等症状,可选用百合固金汤加减进行治疗,方中百合、生地等有滋阴润肺之功,经临床研究表明,该方对改善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患者的症状有较好效果;对于肝郁气滞、痰凝血瘀型,咽部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常以半夏厚朴汤合会厌逐瘀汤加减,其中半夏、厚朴等能行气散结,桃仁、红花等可活血化瘀,相关临床观察显示其能有效缓解此类患者的咽部不适症状。
二、中药外治方法
(一)中药含漱
可用金银花、连翘、桔梗、生甘草等中药煎水含漱,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效,连翘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诸药合用可起到清热利咽的作用,临床应用发现含漱能减轻咽部的红肿疼痛等症状。
(二)中药雾化吸入
将具有清热利咽、化痰等功效的中药制成雾化液进行吸入治疗,如选用黄芩、鱼腥草、硼砂等中药,通过雾化装置使药物变成微粒直接作用于咽部黏膜,能改善咽部的炎症状态,缓解咽干、咽痒等不适,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其对咽部的炎症有一定的抗炎消肿作用。
三、针灸推拿治疗
(一)针灸
1.体针:选取廉泉、天突、照海、列缺等穴位,廉泉位于颈部,针刺该穴可直接作用于咽部局部,天突能宽胸理气、通利咽喉,照海、列缺为八脉交会穴,分别通于阴跷脉、任脉,针刺这些穴位能调节阴阳、疏通经络,临床针刺治疗慢性咽炎的研究显示,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咽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耳针:取咽喉、肺、肾、皮质下等耳穴,通过针刺或压丸(如王不留行籽)的方法刺激耳穴,调节相应脏腑功能,从而达到利咽的目的,耳针治疗慢性咽炎在临床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且患者依从性较好。
(二)推拿
通过按摩颈部、咽喉部相关穴位及部位,如用拇指揉人迎、天突等穴,以患者感觉酸胀为度,可起到疏通经络、理气利咽的作用,对于缓解慢性咽炎患者的咽部不适有一定帮助,尤其适合不愿意服用药物的患者,但推拿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操作。
四、饮食调理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在饮食上需注意。一般来说,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易加重咽部的炎症反应。建议多吃具有滋阴润燥、清热利咽作用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雪梨、绿豆等。例如年龄较大的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弱,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且滋阴的食物;女性患者在经期等特殊时期,要注意饮食的温热,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加重咽部不适;有吸烟饮酒史的患者,必须戒烟限酒,因为烟酒对咽部黏膜的刺激是导致慢性咽炎的重要诱因之一;对于有胃部疾病病史的患者,要注意避免食用过酸、过甜等刺激胃部的食物,以防胃酸反流刺激咽部加重病情。
五、生活方式调整
(一)作息规律
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对慢性咽炎的恢复有益。不同年龄的人群作息要求略有不同,儿童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以促进生长发育和身体恢复,老年人也应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等不良作息习惯。
(二)避免过度用嗓
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喊叫等过度用嗓的行为,尤其是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更要注意合理用嗓,可通过练习腹式呼吸等方法来保护喉部和咽部,减少咽部的损伤和炎症刺激。
(三)环境适宜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温度和湿度要适宜,室内温度可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70%左右。对于有慢性咽炎的患者,干燥、污浊的空气会加重咽部不适,所以要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使用加湿器等改善室内环境,尤其在寒冷干燥的季节或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更要注重环境的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