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肺部感染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症状多样,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易高热、频繁咳嗽等;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意识改变、呼吸困难且病情进展快;免疫抑制人群病原体多样、症状不典型。诊断依据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
一、症状表现
多重肺部感染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其症状表现多样,常因感染病原体的种类、患者基础状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常见症状包括发热,体温可呈不同程度的升高,可为低热(体温37.3~38℃)、中等度热(38.1~39℃)或高热(39℃以上);咳嗽,可为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咳痰,痰液的性状因病原体不同而有差异,如细菌性感染可能咳出脓性痰,病毒性感染可能咳出白色黏液痰等;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急促、喘息等,这在患者合并有基础肺部疾病或感染较重时较为明显;还可能伴有乏力、肌肉酸痛、胸痛等症状,胸痛可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例如,在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多重肺部感染可能导致症状更为隐匿且严重,发热可能不典型,而以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
二、不同人群的特点及表现差异
(一)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多重肺部感染时症状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容易出现高热,且体温波动较大。咳嗽相对较频繁,有时可能表现为喘息性咳嗽。由于儿童不会准确表达不适,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哭闹等表现。另外,儿童多重肺部感染时,并发呼吸衰竭等严重情况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密切关注其呼吸频率、面色等情况。例如,婴幼儿多重肺部感染时,可能会出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呼吸困难的表现。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多重肺部感染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明显,而以意识改变为首要表现,如出现嗜睡、谵妄等。咳嗽、咳痰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呼吸困难症状往往较为突出,因为老年人肺功能本身较差,感染后更容易导致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此外,老年人多重肺部感染时,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容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加强监测和护理。
(三)免疫抑制人群
如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多重肺部感染时病原体可能更为多样,症状也更不典型。发热可能为持续低热或间歇热,咳嗽、咳痰症状可能不明显,但肺部影像学改变可能较为明显,如出现弥漫性的肺部浸润影等。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容易扩散,病情容易恶化,需要特别注意早期识别和干预。
三、诊断依据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免疫抑制状态等;近期是否有感染史,是否有住院、使用器械等可能导致感染的情况;发病后的症状表现及演变过程等。例如,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的患者出现新的咳嗽、咳痰加重及发热等表现,需考虑多重肺部感染的可能。
(二)体格检查
重点检查肺部体征,如听诊肺部是否有啰音、呼吸音是否异常等。同时,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如体温、精神状态、面色等。例如,听诊发现肺部有湿啰音,提示可能存在肺部感染。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能有变化,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但免疫抑制患者血常规表现可能不典型。
2.病原学检查:包括痰液涂片及培养、血液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如找到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的证据。例如,痰液培养出常见的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等,有助于明确细菌性感染的病原体。
(四)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可发现肺部的浸润影、实变影等异常改变,不同病原体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如病毒性肺炎可能表现为间质性改变,细菌性肺炎可能表现为大叶性或小叶性的实变影等。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辅助判断肺部感染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