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均衡是基础,要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规律进食很重要,需定时定量、细嚼慢咽;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过冷过热食物及咖啡、浓茶;选择易消化、保护黏膜的食物;儿童和老年患者有特殊注意事项,儿童要保证营养全面、养成良好进食习惯,老年患者要注意食物软烂程度、营养均衡及必要时补充营养素。
一、营养均衡是基础
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蛋白质有助于受损的胃、十二指肠黏膜修复,一般成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1-1.5克蛋白质较为适宜,不同年龄人群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需求相对更高。
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C、B族维生素等。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黏膜上皮组织的健康,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胡萝卜等;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利于溃疡修复,新鲜的蔬菜(如青椒、菠菜等)和水果(如橙子、柠檬等)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B族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全麦制品、瘦肉、豆类等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
二、规律进食很重要
定时定量:每天可安排3-5餐,避免过饥过饱。定时进餐能使胃酸分泌规律,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例如,可安排早餐7-8点,午餐11-12点,下午加餐15点左右,晚餐18-19点,每餐的进食量适中,避免一顿吃得过多导致胃过度扩张,刺激胃酸分泌增加。
细嚼慢咽:进食时充分咀嚼食物,可减轻胃的消化负担,使食物更好地与消化液混合,利于消化吸收,同时减少粗糙食物对溃疡面的机械性损伤。对于儿童,家长应引导其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避免快速进食;老年人牙齿可能有缺失或咀嚼功能下降,更需注意充分咀嚼。
三、避免刺激性食物
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等,这类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溃疡症状。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食物,例如喜欢吃辣的人群要逐渐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
过冷过热食物:过冷的食物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影响胃的血液循环,不利于溃疡修复;过热的食物会直接烫伤或刺激溃疡面,导致疼痛加剧。不同年龄人群对温度的耐受不同,儿童食用食物时要注意温度适中,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更要避免食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如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需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食用,热汤热饭要稍晾凉后再进食。
咖啡、浓茶:咖啡中的咖啡因和浓茶中的茶碱等成分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溃疡病情。有长期喝咖啡或浓茶习惯的人,应逐渐减少饮用量,可选择喝一些温和的饮品,如温白开水、淡绿茶等(但绿茶也有一定刺激性,适量即可)。
四、选择适宜食物
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等。米粥煮得软烂,容易被消化吸收,能为身体提供能量且不会给胃造成太大负担;面条也是比较容易消化的主食,煮软的面条适合溃疡患者食用;馒头经过发酵,相对容易消化,且呈弱碱性,可中和部分胃酸。对于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老年人,可将米粥煮得更稠一些,面条煮得更软一些。
保护黏膜食物:比如南瓜,南瓜含有丰富的果胶,能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刺激,可将南瓜做成南瓜粥等食用;香蕉也是一种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的食物,其含有的黏液蛋白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不过香蕉不宜空腹食用,可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食用。
五、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儿童患者:儿童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饮食上更要严格遵循上述原则。要保证营养全面,避免食用一切可能刺激胃肠的食物,家长要监督儿童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同时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求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营养满足生长需要,例如学龄前儿童可适当增加奶制品的摄入,以补充钙等营养物质。
老年患者:老年人胃肠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在饮食上除了遵循上述一般原则外,更要注意食物的软烂程度和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但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多膳食纤维刺激肠道,同时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一些营养素,如维生素B12等,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维生素B12吸收障碍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