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飞蚊症可观察适应、调整生活方式;病理性飞蚊症需及时就医检查并针对病因治疗,不同人群如老年人、近视人群、儿童出现飞蚊症各有注意事项,老年人防外伤、定期检查,近视人群控度数、及时就医,儿童出现需家长密切观察并及时就诊。
一、飞蚊症的定义与分类
飞蚊症是眼前出现飘动的小黑影,尤其看白色明亮背景时更明显,还可能伴有闪光感。它主要分为生理性飞蚊症和病理性飞蚊症。生理性飞蚊症多是由于玻璃体老化引起,常见于老年人和近视人群;病理性飞蚊症则可能由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
二、生理性飞蚊症的应对措施
(一)观察与适应
对于生理性飞蚊症,若不影响视力且没有突然增多等异常情况,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需注意观察即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或近视度数变化,部分生理性飞蚊症可能会相对稳定,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和视觉质量,可暂时适应。比如,一些轻度的玻璃体老化导致的飞蚊症,很多人在适应后并不会觉得对生活造成严重困扰。
(二)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眼部健康。充足的睡眠能让眼部得到充分休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合理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也有助于维护玻璃体等眼部结构的健康。例如,蓝莓富含花青素,对眼睛的抗氧化有一定好处,可适当多吃。同时,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注意间歇性休息,用眼一段时间后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等,能缓解眼部疲劳,对飞蚊症的观察和自身眼部状态的维持有帮助。
三、病理性飞蚊症的应对措施
(一)及时就医检查
如果出现飞蚊症突然增多、伴有闪光感、视力下降等情况,高度怀疑是病理性飞蚊症,必须尽快就医。医生会通过眼部检查,如散瞳眼底检查、眼部B超等,明确病因。例如,通过散瞳眼底检查可以发现视网膜是否有裂孔、变性等情况,眼部B超可以帮助判断玻璃体是否有积血、混浊等异常。
(二)针对病因治疗
视网膜裂孔:若发现视网膜裂孔,可能需要进行激光封闭裂孔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是利用激光的能量封闭视网膜的裂孔,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如视网膜脱离等严重情况的发生。对于不同位置和大小的裂孔,激光治疗的具体操作和效果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视网膜脱离:如果是视网膜脱离引起的病理性飞蚊症,可能需要根据病情采取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切割术等。手术的目的是复位视网膜,恢复眼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预后情况与视网膜脱离的时间、范围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早期发现并及时手术,预后相对较好。
玻璃体积血:由玻璃体积血导致的病理性飞蚊症,医生会根据积血的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少量积血可能会自行吸收,在此期间需要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等;如果积血长期不吸收或伴有其他严重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清除积血等治疗。
四、不同人群飞蚊症的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飞蚊症时,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眼部疾病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除了按照上述病理性飞蚊症的处理原则及时就医检查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意避免眼部受到外伤,因为老年人眼部组织相对脆弱,外伤可能会加重飞蚊症相关的眼部病变。同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眼部问题。
(二)近视人群
近视人群本身玻璃体就相对更容易出现老化等情况,所以出现飞蚊症的几率相对较高。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控制近视度数的发展,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用眼等不良用眼习惯。一旦出现飞蚊症明显增多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近视人群发生病理性飞蚊症相关眼部疾病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如视网膜脱离等,及时就医能更好地保障眼部健康。
(三)儿童
儿童出现飞蚊症相对较少,但如果出现也需要引起重视。儿童飞蚊症可能多与先天性因素等有关,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眼部情况,如飞蚊症的变化、是否伴有视力异常等。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带孩子到眼科就诊,因为儿童眼部还在发育中,任何眼部问题都可能对视力发育产生重要影响,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