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部分类型具传染性,部分无。具传染性的有病毒性(单纯疱疹病毒等可通过密切接触等传播,儿童等易感染)、细菌性(部分细菌引起的角膜炎可通过接触等传播,儿童、年轻人等有差异)、真菌性(一般不人传人,户外工作等接触真菌环境者风险稍高);不具传染性的有免疫性(自身免疫因素致,有自身免疫病病史者易患)、外伤性(角膜外伤致,各年龄性别可发生)、营养性(营养因素致,挑食儿童、长期营养不良等成年人易患)。
一、具有传染性的角膜炎类型
1.病毒性角膜炎
病因及传染方式: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如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其中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例如与患者共用毛巾、手帕等个人物品,或者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等都可能感染。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在带状疱疹发病期,患者水疱液中含有病毒,接触到他人也可能导致传染,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人群差异影响: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在接触病毒后更容易被感染。而成年人如果既往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史,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劳累、感冒等情况下,也可能复发感染,且复发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传染性,只是相比儿童可能因自身免疫基础稍好而传播风险相对低一些,但仍需注意防护。
2.细菌性角膜炎
病因及传染方式:由细菌感染引起,一些致病性强的细菌引起的角膜炎具有一定传染性,例如淋球菌性角膜炎,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新生儿可通过产道感染淋球菌性角膜炎。另外,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角膜炎,在卫生条件差、群体密切接触的环境中,如学校、集体宿舍等,可能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方式传播。
人群差异影响:儿童如果卫生习惯不佳,比如用手揉眼后又接触他人,就容易感染。而对于成年人,若本身有眼部外伤等情况导致角膜防御功能下降,在接触到致病性细菌时更容易发病,同时如果是淋球菌性角膜炎,性活跃期的年轻人相对更易通过性接触感染,需特别注意。
3.真菌性角膜炎
病因及传染方式:由真菌感染引起,一般是在角膜外伤后接触被真菌污染的土壤、植物等而感染,通常不具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性,但在一些特殊的环境暴露情况下,比如在真菌污染严重的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主要还是与角膜局部接触真菌有关。
人群差异影响:一般人群中无明显特定的年龄、性别差异导致易感性明显不同,但户外工作者、经常接触土壤等环境的人群相对风险稍高,比如农民在劳作时容易发生角膜外伤且接触真菌的机会多,所以相对更易患真菌性角膜炎。
二、不具有传染性的角膜炎类型
1.免疫性角膜炎
病因及特点:由自身免疫因素引起,例如自身免疫性结膜炎累及角膜时引发的免疫性角膜炎,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角膜组织,不属于感染性因素,所以不具有传染性。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累及眼部时可能出现此类角膜炎。
人群差异影响: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一般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发生,比如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年女性相对更易出现相关的免疫性角膜炎,但这并非是传染导致,而是自身免疫紊乱引起。
2.外伤性角膜炎
病因及特点:由于角膜受到外伤,如机械性外伤(角膜被异物划伤等)、化学性外伤(被酸碱等化学物质溅到角膜)、热烧伤等引起的角膜炎,是眼部局部的损伤导致,不存在病原体的传播,所以不具有传染性。
人群差异影响:不同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生,比如儿童在玩耍时容易发生角膜异物伤等外伤性角膜炎,而成年人在工作中接触到化学物质或发生机械性外伤的概率相对较高,像工人在操作机械时可能不慎导致角膜外伤。
3.营养性角膜炎
病因及特点:多由于维生素缺乏等营养因素引起,例如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角膜干燥、角化等营养性角膜炎,是机体营养状况异常导致角膜组织发生病变,不涉及病原体的传染,所以不具有传染性。
人群差异影响:不同年龄均可发生,儿童如果存在挑食、偏食等情况,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从而引发营养性角膜炎;成年人中长期营养不良、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人群也可能出现此类角膜炎,比如长期节食减肥的人群、患有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