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与扁桃体炎鉴别的情况包括病毒性扁桃体炎、樊尚咽峡炎、咽白喉、扁桃体肿瘤(良性和恶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等,不同情况有不同病因、特点及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如病毒性扁桃体炎多由病毒引起,起病急、全身症状相对轻等;樊尚咽峡炎由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感染引起,局部有覆假膜溃疡等;咽白喉由白喉杆菌引起,有灰白色不易擦去假膜等;扁桃体良性肿瘤多无明显急性炎症表现、生长缓慢等,恶性肿瘤则有不规则肿大、质地硬等表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引起,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白血病可致扁桃体浸润,伴全身发热、贫血等表现。
一、与其他扁桃体炎症的鉴别
(一)病毒性扁桃体炎
1.病因及特点:多由病毒引起,如腺病毒、鼻病毒等。一般起病较急,全身症状相对较轻,扁桃体充血,但肿大程度相对化脓性扁桃体炎轻,表面通常无脓性分泌物,或仅有少量稀薄分泌物。血常规检查可见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例如,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扁桃体红肿,但脓性分泌物不明显。
2.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毒性扁桃体炎相对常见,而成人也可因接触病毒而患病。生活方式方面,免疫力低下、劳累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有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接触史的人群更易发病。
(二)樊尚咽峡炎
1.病因及特点:由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感染引起,局部特征为扁桃体上有覆以假膜的溃疡,假膜呈灰白色,周边炎症较轻,双侧扁桃体可受累,患者咽痛较明显,但全身症状相对较轻。涂片可找到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
2.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多见于青壮年,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上,口腔卫生不良者易患此病,长期吸烟、酗酒可能增加发病几率,有口腔黏膜损伤史的人群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二、与咽白喉的鉴别
1.病因及特点:由白喉杆菌引起,扁桃体及咽部有灰白色假膜,假膜不易擦去,强行擦去易出血,全身中毒症状相对明显,可伴有发热、乏力、精神萎靡等,病情较重。细菌培养可分离出白喉杆菌。
2.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儿童发病率相对较高,尤其是未接种白喉疫苗的儿童。性别差异不明显,生活方式中未进行规范预防接种的人群易感染,有接触白喉患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增加。
三、与扁桃体肿瘤的鉴别
(一)良性肿瘤
1.病因及特点:如扁桃体息肉、乳头状瘤等,一般扁桃体肿大不伴明显的急性炎症表现,多为单侧发病,表面光滑,生长缓慢,患者可能仅有咽部异物感等轻度不适,较少出现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2.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与肿瘤发生的直接关联不密切,但长期咽部刺激等可能有一定影响,有头颈部肿瘤家族史的人群需警惕。
(二)恶性肿瘤
1.病因及特点:如扁桃体癌等,扁桃体肿大不规则,质地硬,表面可有溃疡、坏死等,常伴有咽痛、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病情进展较快,全身症状可逐渐加重,如消瘦、乏力等。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2.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病率相对略高。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饮酒、不良口腔卫生等是高危因素,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病史或癌前病变的人群需密切监测。
四、与某些全身性疾病在咽部的表现鉴别
(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病因及特点:由EB病毒感染引起,除扁桃体肿大外,常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表现,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扁桃体可出现充血、水肿,有时可见渗出物,但多为散在的小片状。
2.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青少年多见,性别差异不明显。生活方式上,密切接触EB病毒感染者易发病,免疫力低下者更易被感染。
(二)白血病
1.病因及特点:白血病患者可出现扁桃体浸润,表现为扁桃体肿大、充血,有时有溃疡,全身可伴有发热、贫血、出血倾向等,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异常增高或降低,并有幼稚细胞,骨髓穿刺检查可明确诊断。
2.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与白血病的直接关联主要与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等有关,有白血病家族史或长期接触高危因素的人群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