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喉炎的发生受局部、全身、环境、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影响,儿童、老年人、更年期女性等特殊人群需注意相应事项,局部因素有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疾病影响、咽部邻近器官疾病;全身因素包括贫血、消化不良、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内分泌紊乱;环境因素涉及空气污染、温度湿度变化;生活方式因素包含过度用嗓、不良饮食习惯,特殊人群要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保健措施以降低患病风险。
一、局部因素
1.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急性咽喉炎如果没有得到彻底治愈,炎症反复刺激咽喉部黏膜,就容易转为慢性咽喉炎。比如儿童时期如果经常患急性咽喉炎,由于儿童的咽喉部黏膜较脆弱,炎症更容易迁延不愈,进而发展为慢性咽喉炎。成年人若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也可能演变成慢性。
2.鼻腔、鼻窦疾病影响:鼻腔和鼻窦的炎症分泌物会倒流至咽喉部,长期刺激咽喉黏膜。例如患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鼻窦内的脓性分泌物会不断流向咽喉,其中的细菌、炎症介质等持续刺激咽喉,导致慢性咽喉炎的发生。尤其在儿童中,鼻腔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鼻窦炎症更容易波及咽喉。
3.咽部邻近器官疾病:如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其隐窝内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可不断刺激咽部黏膜;腺样体肥大会使气道狭窄,患者常张口呼吸,干燥的空气直接刺激咽喉,同时腺样体分泌物也会刺激咽喉,从而引发慢性咽喉炎。
二、全身因素
1.贫血:贫血患者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咽喉部黏膜也会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慢性炎症。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咽喉部黏膜长期缺氧,易受病原体侵袭而发生慢性咽喉炎。
2.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是常见的引起慢性咽喉炎的全身因素。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段,甚至到达咽喉部,其中的胃酸等刺激性物质会损伤咽喉黏膜。尤其是一些肥胖人群,更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减弱,也较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导致慢性咽喉炎。
3.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其炎症分泌物会长期刺激咽喉部。患者长期咳嗽,不断刺激咽喉,使咽喉部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久而久之发展为慢性咽喉炎。
4.内分泌紊乱: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出现内分泌紊乱,导致咽喉部黏膜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慢性咽喉炎。此外,一些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也可能因代谢减慢等因素引发咽喉部的慢性炎症。
三、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长期处于含有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粉尘较多的环境中,咽喉部黏膜会受到直接刺激和损伤。例如在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生活或工作的人群,慢性咽喉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长期吸烟的人,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会持续刺激咽喉,增加患慢性咽喉炎的风险。
2.温度、湿度变化:极端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也可能诱发慢性咽喉炎。例如长期在高温干燥环境中工作,咽喉部黏膜水分易流失,变得干燥,抵抗力降低;而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中,咽喉部容易受寒冷和潮湿空气的刺激,引发炎症。
四、生活方式因素
1.过度用嗓:教师、歌手、销售人员等长期用嗓过度的人群,咽喉部黏膜易受损。例如教师连续讲课时间过长,咽喉部得不到充分休息,黏膜反复摩擦、充血,容易引发慢性咽喉炎。
2.不良饮食习惯:长期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以及过度饮酒,都会刺激咽喉黏膜。经常食用过烫的食物,会损伤咽喉部的黏膜上皮,使咽喉部的抵抗力下降,增加慢性咽喉炎的发病几率。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局部和全身因素的影响。例如儿童若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就需警惕发展为慢性咽喉炎;家长要注意儿童的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睡眠,增强儿童抵抗力,同时避免儿童接触刺激性气体和食物。
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全身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都可能增加慢性咽喉炎的发病风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度锻炼、清淡饮食等,以维护咽喉部的健康。
更年期女性:更年期女性要关注自身内分泌变化,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心理调节等方式来维持内分泌平衡,降低慢性咽喉炎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