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衣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引发;非感染性因素有过敏(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过敏)、物理刺激(紫外线、化学物质刺激)、其他(干眼、自身免疫性因素导致)。
一、感染性因素引起的结膜炎
1.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可通过接触传播等方式引发结膜炎。例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儿童由于手部卫生不佳,接触到肺炎链球菌后易感染结膜而发病。研究表明,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结膜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集体生活的儿童群体中较易传播。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寄生于人体皮肤、鼻腔等部位,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眼部受到外伤等情况时,可侵入结膜导致感染。成年人中因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等生活方式因素,增加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结膜的风险,其感染后会引起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结膜炎在儿童中相对常见。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该细菌的侵袭而引发结膜炎,表现为急性发病,结膜明显充血、水肿,伴有较多脓性分泌物。
2.病毒感染:
腺病毒:腺病毒是引起病毒性结膜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儿童之间易通过接触传播腺病毒而引发结膜炎。腺病毒感染的结膜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发病时患者结膜充血、水肿明显,常伴有水样分泌物,还可能出现眼部异物感、畏光等症状。
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结膜炎多为复发型。当人体受到发热、劳累等因素影响导致免疫力下降时,潜伏在体内的单纯疱疹病毒可活化并感染结膜。成年人中因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生活方式因素,容易诱发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结膜炎,表现为结膜充血、水疱等症状。
3.衣原体感染:
沙眼衣原体:沙眼衣原体是引起沙眼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洗脸盆等。在卫生条件较差、环境卫生不佳的地区,儿童由于接触机会较多,较易感染沙眼衣原体而患结膜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结膜炎早期可出现结膜充血、乳头增生等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可逐渐发展为沙眼,导致眼部瘢痕形成等严重后果。
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结膜炎
1.过敏因素:
花粉过敏: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如春季,过敏体质的人群接触到空气中的花粉后,可引起过敏性结膜炎。例如,一些对花粉过敏的儿童,在花粉浓度较高的环境中活动后,会出现结膜瘙痒、充血、水肿等症状,同时可能伴有打喷嚏、流鼻涕等其他过敏表现。
尘螨过敏:尘螨是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在家庭环境中广泛存在。对尘螨过敏的人群,如长期生活在尘螨较多环境中的成年人,接触尘螨后可引发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主要表现为结膜瘙痒、流泪等症状,眼部检查可见结膜轻度充血、水肿。
动物毛发、皮屑过敏:饲养宠物的人群中,接触动物毛发、皮屑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结膜炎。例如,对宠物猫、狗毛发过敏的人,接触相关毛发后,结膜会出现过敏症状,如充血、瘙痒等。
2.物理刺激因素:
紫外线刺激:长时间暴露在强紫外线下,如在雪地、高原等紫外线强度较高的环境中活动时,未采取防护措施,可引起紫外线性结膜炎。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在紫外线强烈的环境中未做好眼部防护,都可能受到紫外线刺激引发结膜炎症,表现为眼部刺痛、畏光、流泪等症状。
化学物质刺激:接触某些化学物质也可导致结膜炎。例如,工作中接触到酸碱等腐蚀性化学物质,或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洗发水、化妆品等刺激性物质不慎进入眼内,可引起结膜的刺激性炎症,出现结膜充血、水肿、疼痛等表现。
3.其他非感染性因素:
干眼因素:长期使用电子设备、处于空调环境等因素可导致干眼,进而引发结膜炎。成年人中由于工作学习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容易出现干眼情况,泪液分泌或质量异常影响结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结膜炎症反应。儿童中若存在长时间看电视等不良用眼习惯,也可能因干眼引发结膜炎,表现为结膜轻度充血、干涩感等。
自身免疫性因素: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结膜引发结膜炎。例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其免疫系统异常可导致结膜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结膜充血、水肿等症状,且病情可能随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而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