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急性咽喉炎是小儿常见上呼吸道感染病,由病毒、细菌感染及环境因素引发,有局部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及全身发热、不适等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原则包括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可通过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传染源预防,需注意观察小孩病情变化,严重时及时就医并谨慎用药。
一、小孩急性咽喉炎的定义
小孩急性咽喉炎是小儿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症,可累及声门下区等喉部组织。
二、病因
1.病毒感染
多种病毒可引起小孩急性咽喉炎,如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小孩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易受病毒侵袭。例如,流感病毒流行季节,小孩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引发急性咽喉炎。
2.细菌感染
常见的细菌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当小孩口腔、咽部的细菌菌群失调,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可侵入喉部引发炎症。比如,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小孩之间接触频繁,细菌容易传播导致感染。
3.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严重时,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化学物质等刺激小孩喉部黏膜,可降低喉部黏膜的防御功能,增加急性咽喉炎的发病风险。此外,干燥的空气也会使喉部黏膜水分丢失,黏膜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咽痛:小孩会感到喉部疼痛,年龄较小的小孩可能表现为哭闹、拒食,因为吞咽时会加重咽痛。
声音嘶哑:炎症累及声带时,会出现声音嘶哑,严重时可能完全失音。
咳嗽:可伴有咳嗽,初期多为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有少量痰液咳出。
2.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40℃,部分患儿为低热,部分为高热。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病程相对较短,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持续时间稍长。
全身不适:患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影响小孩的日常活动和睡眠。
四、诊断
1.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小孩的喉部,可见喉部黏膜充血、肿胀,严重时会有渗出物。对于声音嘶哑的患儿,还会观察声带的情况,判断是否有声带水肿等表现。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如果是病毒感染,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如果是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病原学检查:必要时可进行病毒分离、细菌培养等病原学检查,以明确具体的病原体,如通过咽拭子采集标本进行病毒或细菌的检测。
五、治疗原则(非药物干预优先)
1.一般治疗
休息:让小孩充分休息,减少活动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机体恢复。
多饮水:多喝温开水,保持喉部黏膜湿润,减轻喉部不适,同时有利于毒素排出。
饮食调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喉部刺激。
2.对症治疗
退热:如果小孩发热,体温在38.5℃以下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毛巾擦拭小孩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进行散热;若体温超过38.5℃,在符合用药年龄禁忌等情况下,可考虑使用适宜的退热措施,但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非药物干预且避免低龄儿童不当使用药物。
缓解喉部不适:可让小孩吸入湿化的空气,缓解喉部干燥和疼痛。对于声音嘶哑的患儿,应尽量让其少说话,使喉部得到休息。
六、预防措施
1.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证小孩摄入均衡的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橙子、苹果等)、牛奶、鸡蛋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适当运动:根据小孩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运动,如幼儿可在家长陪伴下进行爬行、简单的室内游戏等,年长儿可进行散步、跳绳等运动,增强体质。
2.避免接触传染源
在病毒、细菌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小孩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如果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减少感染病原体的机会。
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小孩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
七、特殊人群(小孩)的注意事项
小孩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应对急性咽喉炎时需特别注意。家长要密切观察小孩的病情变化,如体温、精神状态、呼吸情况等。如果小孩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等严重症状,提示可能有喉梗阻,需立即就医,以免危及生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谨慎使用药物,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来缓解小孩的不适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