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肿痛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病毒、EB病毒等,儿童更易受病毒感染,无明显性别差异)和细菌感染(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长期吸烟饮酒者易受细菌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空气污染、季节变化、特殊职业用嗓过度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有家族史或病史者风险高)、其他因素(胃食管反流、肿瘤因素等,肥胖、不良饮食习惯者易胃食管反流,中老年人易患咽喉部肿瘤相关肿痛)。
一、感染性因素
(一)病毒感染
1.常见病毒及感染情况
如普通感冒病毒,是引起咽喉肿痛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相对成人更易受病毒感染引发咽喉肿痛。例如,鼻病毒感染时,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可导致咽喉部黏膜受到刺激,引发炎症反应,出现咽喉肿痛症状,同时常伴有流涕、鼻塞等感冒症状。
EB病毒感染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除了咽喉肿痛外,还可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乏力等表现,青少年相对更易感染此类病毒引发相关症状。
2.年龄与性别影响
儿童因自身免疫力特点,在病毒流行季节更易感染导致咽喉肿痛,而女性和男性在病毒感染引发咽喉肿痛方面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儿童群体需特别关注,因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二)细菌感染
1.常见细菌及感染情况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引起急性扁桃体炎的常见致病菌,可导致咽喉剧烈肿痛,吞咽时疼痛加重,扁桃体表面可能有脓性分泌物。例如,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儿童和青少年易集体感染此类细菌引发咽喉肿痛。
葡萄球菌感染也可引起咽喉部的化脓性炎症,导致咽喉肿痛,局部可能出现红肿、化脓等表现,成人和儿童都可能发生,但儿童皮肤黏膜屏障相对较弱,若皮肤有破损等情况,细菌更易侵入引发咽喉部感染。
2.生活方式影响
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咽喉部黏膜长期受到刺激,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咽喉肿痛。比如,长期吸烟者咽喉部纤毛运动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不利于清除细菌等病原体,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
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这些物质会刺激咽喉部黏膜,导致咽喉肿痛。例如,在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生活或工作的人群,咽喉肿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季节变化时,环境湿度、温度等改变也可能对咽喉产生影响。干燥的空气会使咽喉部黏膜水分流失,黏膜防御功能下降,易出现咽喉肿痛;而寒冷的空气可能刺激咽喉部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也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肿痛。
2.特殊职业因素
教师、歌手等用嗓过度的职业人群,咽喉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黏膜易受损,从而容易出现咽喉肿痛。教师长时间讲课,歌手频繁用嗓,都会使咽喉部黏膜反复摩擦、受到刺激,增加咽喉肿痛的发生几率。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
1.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咽喉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可累及咽喉部,导致咽喉黏膜炎症,出现咽喉肿痛症状,同时还会有关节疼痛、肿胀等其他关节表现。此类疾病在成年人中相对多见,女性发病率可能略高于男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可能出现咽喉肿痛的症状,这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累及咽喉部所致,患者还可能有面部红斑、口腔溃疡、脱发等其他系统的表现。
2.病史影响
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咽喉肿痛的风险可能增加。对于已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需密切关注咽喉部情况,因为病情活动时可能会累及咽喉部引发肿痛。
(三)其他因素
1.胃食管反流
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可引起咽喉肿痛。尤其是夜间睡眠时,平躺状态更易发生反流,长期胃食管反流的人群,咽喉肿痛的发生率较高。肥胖人群由于腹部压力较高,更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从而增加咽喉肿痛的发生风险。
一些饮食习惯也会影响胃食管反流,如进食过多油腻、辛辣食物,或进食后立即平卧等,都会加重胃食管反流,进而刺激咽喉导致肿痛。
2.肿瘤因素
咽喉部的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等,也可能引起咽喉肿痛,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会压迫咽喉部组织或刺激黏膜,导致疼痛等不适。而咽喉部的恶性肿瘤,如喉癌、下咽癌等,早期可能就会出现咽喉肿痛症状,且常伴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痰中带血等表现,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咽喉部肿瘤相关的咽喉肿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