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手术常见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乳突根治术等类型,各有适用情况和步骤;术前需患者做一般和耳部检查并与家属沟通;术后要做好耳部和全身护理;存在术中出血、损伤周围结构及术后感染、鼓膜穿孔愈合不良等风险及并发症,具体操作需专业医生综合患者病情判断,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手术安全有效。
适用情况:常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当鼓膜膨出明显,经一般治疗无明显好转,或穿孔太小、引流不畅时。
步骤:患者取仰卧位,耳部常规消毒,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做弧形切口,切开鼓膜,使脓液顺利流出。对于儿童患者,操作需更加轻柔,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要充分考虑儿童耳部结构相对脆弱的特点,确保手术操作精准且安全。
鼓膜置管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中耳积液等情况。
步骤:首先进行耳部消毒,局部麻醉后,用鼓膜切开刀切开鼓膜,然后将通气管放入鼓膜切口处,使中耳积液能够顺利引流出来。在儿童患者中,要特别注意选择合适大小的通气管,术后需密切观察儿童耳部恢复情况以及通气管的位置是否正常,因为儿童的耳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通气管可能会出现移位等情况。
乳突根治术
适用情况: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胆脂瘤等情况,需要彻底清除乳突、鼓窦及鼓室内的病变组织,包括胆脂瘤、肉芽、息肉等。
步骤:患者取合适体位,耳部消毒后,从耳后做切口,进入乳突区域,逐步去除病变组织,开放乳突气房,清理鼓室病变,最后修复鼓膜或放置引流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乳突发育尚未完善,手术操作要更加精细,要充分考虑儿童术后的恢复能力和耳部后续发育的影响,术后要加强对儿童的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中耳炎手术的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
一般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其身体发育情况和各项生理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耳部准备:术前要清洁外耳道,去除耳内的耵聍等异物,预防术中感染。对于患有急性中耳炎的患者,需待炎症控制后再考虑手术;而对于慢性中耳炎患者,要尽量减少耳部的感染状态,可使用抗生素滴耳液等进行术前准备。
术前沟通
医生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等。对于儿童患者,医生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家属解释手术相关情况,让家属充分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中耳炎手术的术后护理
耳部护理
伤口观察:密切观察耳部伤口的情况,包括有无渗血、渗液等。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其是否有抓挠耳部等行为,防止伤口受到污染。
引流管护理:如果术中放置了引流管,要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等。儿童患者的引流管护理要更加小心,防止引流管扭曲、堵塞等。
全身护理
疼痛管理:关注患者的疼痛情况,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疼痛耐受程度采取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儿童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和表达与成人不同,要密切观察儿童的表情、肢体动作等判断疼痛程度,可采用安抚等非药物方法缓解轻度疼痛,必要时使用合适的镇痛措施,但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用药禁忌和安全。
饮食护理: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儿童患者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营养,鼓励其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中耳炎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
术中风险
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尤其是在乳突根治术等较为复杂的手术中,出血风险相对较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血管较细,出血后的处理要更加谨慎。
损伤周围结构:如损伤面神经、听小骨等结构,可能导致面瘫、听力进一步下降等严重并发症。在操作过程中要精准操作,避免对周围重要结构的损伤,儿童患者的耳部结构更为娇嫩,更需精细操作。
术后并发症
感染:术后耳部或全身可能发生感染,儿童患者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感染的风险更高,要加强术后的抗感染护理。
鼓膜穿孔愈合不良或再次穿孔:术后鼓膜的恢复情况因人而异,儿童患者鼓膜的修复能力与成人不同,要注意观察鼓膜的愈合情况,预防再次穿孔等情况的发生。
中耳炎手术的具体操作和相关事宜需由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判断和操作,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