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症状有咳嗽、咳痰、喘息等,检查包括血常规、X线、肺功能等,治疗分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由多种因素引起,症状有咽部不适感、咳嗽等,检查有咽部和喉镜检查等,治疗包括病因和局部治疗,两类疾病在定义、部位、症状、检查、治疗等方面存在不同。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多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长期刺激引起,如吸烟、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因素等。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常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各种鼻病及呼吸道慢性炎症、长期张口呼吸、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等引起。
二、症状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
咳嗽:一般晨间咳嗽为主,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病情较轻者仅有轻微咳嗽,病情较重者则咳嗽明显。例如长期吸烟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每日晨起咳嗽较为频繁,部分患者白天也会有咳嗽症状。
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痰,偶可带血。清晨排痰较多,起床后或体位变动可刺激排痰。若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不同年龄、吸烟史等因素会影响咳痰的特点,比如老年患者由于呼吸道黏膜功能减退,咳痰可能相对无力。
喘息或气急:部分患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引起喘息,常伴有哮鸣音。早期多无气急现象,反复发作数年,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气急,先有劳动或活动后气喘,严重时动则喘甚,生活难以自理。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心肺功能本身有一定衰退,喘息气急的症状相对更明显。
慢性咽炎
咽部不适感:患者常感到咽部有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痒感等,总感觉咽部有东西堵着,但又咳不出来、咽不下去。这种不适感在不同个体表现程度有所差异,比如一些精神压力较大的患者可能会感觉咽部异物感更为明显。
咳嗽:常有刺激性咳嗽,晨起时可咳出少量黏稠痰,常需用力清除咽部分泌物。儿童患者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为频繁清嗓子等类似动作。
三、检查方法
慢性支气管炎
血常规: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例如在急性发作期合并细菌感染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
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反复发作者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对于有长期吸烟史、年龄较大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X线检查有助于辅助诊断。
肺功能检查:早期可无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FVC)降低,最大通气量减少等。对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意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下降可能更为明显。
慢性咽炎
咽部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血管扩张,呈暗红色,咽后壁有散在的淋巴滤泡,可有黏稠分泌物附着。儿童慢性咽炎患者咽部淋巴滤泡可能表现不典型,需要仔细观察。
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可更清晰地观察咽部情况,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等。对于有长期咽部不适且症状不典型的患者,电子喉镜检查能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四、治疗原则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加重期治疗: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类型及药物敏感情况选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镇咳、祛痰,可选用右美沙芬、盐酸氨溴索等;平喘,可选用氨茶碱、沙丁胺醇等。对于老年患者,使用药物时需更加谨慎,密切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相对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
缓解期治疗: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的吸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但要注意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冬季要注意保暖,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因为寒冷刺激容易诱发病情加重。
慢性咽炎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引起慢性咽炎的原发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刺激。儿童慢性咽炎患者要注意其生活环境的卫生,比如教室的空气质量等,同时要关注其营养状况,因为营养不良可能会影响咽部的健康。
局部治疗:常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含漱,保持口腔、咽部清洁;含服碘喉片、薄荷喉片等含片,可减轻咽部不适症状。儿童使用含片时需注意防止误咽,最好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