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群因年龄、基础疾病、职业等因素在流感易感性和受影响程度上有差异,婴幼儿免疫系统不完善、活动范围局限易感染;老年人免疫衰退且常伴基础病;患慢性基础病者基础病会加重流感影响;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多易感染;孕妇孕期免疫变化及特殊情况需重视,各人群应采取如接种疫苗、注意防护、积极就医等相应措施预防和应对流感。
一、婴幼儿
1.年龄因素影响: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相比成年人更易受到流感病毒侵袭。他们的呼吸道黏膜娇嫩,清除病毒的能力较弱。例如,一项针对0-5岁婴幼儿的研究发现,该年龄段儿童流感感染率显著高于年长儿童及成年人。
2.生活方式影响:婴幼儿活动范围相对局限,多在室内与密切接触者相处,若周围有人患流感,容易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而且婴幼儿通常不会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增加了感染风险。
3.温馨提示:家长应尽量避免婴幼儿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流感高发季节可以考虑为6月龄以上且无禁忌证的婴幼儿接种流感疫苗。同时,要注意婴幼儿的保暖,增强其自身抵抗力,但保暖不宜过度导致出汗后受凉。
二、老年人
1.年龄因素影响: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衰退,称为免疫衰老。例如,T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下降,导致机体识别和清除流感病毒的能力减弱。另外,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这进一步削弱了机体对流感的抵御能力。
2.生活方式影响:部分老年人行动不便,活动范围小,若居住环境通风不佳,流感病毒容易在室内积聚传播。而且老年人可能存在用药复杂等情况,一些基础疾病的治疗药物可能会影响机体对流感的应对。
3.温馨提示:老年人应定期接种流感疫苗,这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手段。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进行身体锻炼,以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同时,家人要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若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
1.基础疾病影响:例如患有哮喘的人群,流感病毒感染可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研究表明,哮喘患者感染流感后,病情恶化的风险增加。患有糖尿病的人群,高血糖环境有利于流感病毒的复制,且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2.年龄与生活方式综合影响:这类人群可能同时具有年龄相关的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并且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用药等情况影响机体对流感的反应。比如,一些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本身免疫功能就受到抑制,更容易感染流感且病情可能更严重。
3.温馨提示: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严格遵循医嘱治疗。同时,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在流感高发季节,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当出现流感症状时,应尽早识别并及时就医,因为这类人群发生重症流感的风险较高,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四、医务人员
1.职业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工作环境中接触流感患者的机会较多,容易通过飞沫、接触等途径感染流感病毒。在医院等场所,流感病毒传播风险较高,医务人员每天接触大量患者,包括流感患者,增加了感染概率。
2.生活方式影响: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大,可能存在作息不规律等情况,影响自身免疫力。而且医务人员需要经常在不同患者间穿梭,防护措施若不到位就容易感染。
3.温馨提示: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防护规范,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同时,积极接种流感疫苗。在工作之余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维持自身免疫力。如果出现流感症状,应及时进行检测和隔离,避免将病毒传播给患者和其他同事。
五、孕妇
1.生理因素影响:孕妇在怀孕期间免疫系统会发生变化,相对更易感染流感病毒。而且孕妇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流感的风险高于非孕妇人群,可能对自身和胎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发育异常等。
2.年龄与生活方式综合影响:孕妇的年龄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同时孕妇在孕期的生活方式,如部分孕妇可能因身体不适活动减少等,进一步影响自身抵抗力。
3.温馨提示:孕妇应在流感高发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这不仅可以保护孕妇自身,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胎儿提供被动免疫。在流感流行期间,孕妇要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若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孕妇身份,以便医生进行合适的诊断和治疗,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影响胎儿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