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好转可从症状改善、影像学表现改善及实验室指标改善三方面体现。症状上体温恢复正常,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减轻、咳痰减少,呼吸困难缓解;影像学复查可见浸润影范围缩小、密度减低;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CRP及降钙素原等指标恢复正常范围。
呼吸道症状减轻
咳嗽减轻:肺部感染时咳嗽是常见症状,感染好转后咳嗽频率会降低,咳嗽的剧烈程度也会减轻。例如肺炎患者,起初可能频繁剧烈咳嗽,伴有较多痰液,随着感染控制,咳嗽会变得相对不那么频繁,且咳嗽时咳出的痰液量减少、性质变稀等。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呼吸道较为娇嫩,肺部感染时咳嗽可能更需要关注,当感染好转时,儿童咳嗽的痛苦表情会减轻,咳嗽的频率和强度都会降低。
咳痰减少:肺部感染时气道会产生较多分泌物导致咳痰,感染好转后痰液分泌量逐渐减少。如果是细菌性感染导致的脓性痰液,脓性成分会逐渐减少,痰液从较为黏稠、颜色黄或绿逐渐变为较稀薄、颜色接近清亮的痰液。不同年龄人群咳痰情况有所不同,老年人由于呼吸道功能相对较弱,肺部感染时咳痰可能更困难,当感染好转时,咳痰会变得相对容易,咳痰量明显减少。
呼吸困难缓解: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肺部感染患者,如重症肺炎患者可能会有呼吸急促、气促等表现,当肺部感染好转时,呼吸困难的症状会逐渐改善。患者呼吸频率会恢复正常,一般成人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当肺部感染好转时,呼吸频率会降至这个正常区间内,患者感觉呼吸更顺畅,能够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而不出现明显的气促表现。儿童由于呼吸频率本身相对较快,肺部感染时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如婴儿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钟等,感染好转后呼吸频率会逐渐恢复到年龄相应的正常范围,呼吸困难的表现也会消失。
影像学表现改善
胸部X线或CT复查:肺部感染在影像学上会有相应表现,如肺炎在胸部X线或CT上可表现为肺部的浸润影等。当肺部感染好转时,影像学上浸润影的范围会逐渐缩小,密度会逐渐减低。例如,细菌性肺炎患者经过抗感染治疗后,复查胸部CT可见原来较为广泛的炎症浸润区域逐渐变小,炎症的密度也从较高密度逐渐变为较低密度,提示肺部的炎症在逐渐吸收,这是肺部感染好转在影像学上的重要证据。不同年龄人群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要注意辐射剂量等问题,儿童由于对辐射更敏感,在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时会更谨慎,但当怀疑肺部感染好转时,仍需要通过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来评估肺部情况。
实验室指标改善
血常规指标恢复:
白细胞计数:肺部感染时,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通常会有变化,细菌感染导致的肺部感染往往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当肺部感染好转时,白细胞计数会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趋于正常。例如,细菌性肺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可能在(10-20)×10/L甚至更高,中性粒细胞比例超过70%,经过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会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成人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4-1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降至正常区间(50%-70%)。儿童的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儿童白细胞计数在(5-12)×10/L左右,中性粒细胞比例在出生后逐渐变化,婴儿期中性粒细胞比例相对较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当儿童肺部感染好转时,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会朝着正常的年龄相应范围恢复。
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肺部感染时CRP会明显升高,一般细菌感染导致的肺部感染CRP升高更为显著。当肺部感染好转时,CRP水平会逐渐下降,例如细菌性肺炎患者CRP可能在感染初期超过100mg/L,随着感染控制,CRP会在1-2周内逐渐降至正常范围(成人CRP正常范围一般小于10mg/L)。不同年龄人群CRP的正常范围略有差异,儿童的CRP正常范围也相对较低,当儿童肺部感染好转时,CRP水平会随之下降并恢复到正常区间。
降钙素原(PCT):PCT在细菌感染导致的肺部感染时会明显升高,而病毒感染时PCT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当肺部感染好转,尤其是细菌感染得到控制后,PCT水平会迅速下降。例如,细菌性肺炎患者PCT可能在感染严重时超过0.5ng/ml甚至更高,随着抗感染治疗有效,PCT会在数天内明显降低至正常范围(PCT正常范围一般小于0.05ng/ml)。对于不同年龄人群,PCT的检测意义相同,在评估肺部感染好转时都可以作为重要的实验室指标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