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远视通常因眼球前后径短致光线聚焦视网膜后,新生儿多远视且随发育度数渐降,3岁和6岁有正常远视度数范围,超出需应对。定期检查可及时知度数变化,光学矫正可选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视觉训练包括精细目力和双眼视功能训练,生活中要注意用眼习惯(保持正确姿势、控制用眼时间)和饮食(营养均衡、避免过度甜食),家长需密切关注小孩视力、监督习惯饮食,依年龄采取对应措施。
一、小孩远视的基本情况
小孩远视通常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较短,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新生儿的眼球通常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眼球前后径逐渐增长,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一般来说,3岁儿童的远视度数在+2.00D至+2.50D之间,6岁儿童的远视度数在+1.00D至+1.50D之间,若超出此范围可能存在异常。
二、小孩远视的应对措施
(一)定期检查
1.检查频率:小孩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一般3岁左右进行首次全面视力检查,之后每半年至1年检查一次。对于有远视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小孩,检查频率应适当增加。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了解远视度数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2.检查内容:包括视力检查、散瞳验光等。散瞳验光可以准确地测量眼睛的屈光度数,因为小孩的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散瞳可以放松睫状肌,获得更准确的屈光状态。
(二)光学矫正
1.框架眼镜:如果小孩远视度数较高,影响了视力和视觉发育,通常需要佩戴框架眼镜进行矫正。框架眼镜是较为常见的矫正方式,根据小孩的远视度数、瞳距等参数定制合适的眼镜。佩戴框架眼镜可以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清晰视物,促进视觉发育。例如,对于远视度数较高且伴有视力下降的小孩,佩戴合适的框架眼镜后,视力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2.角膜接触镜: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小孩,如高度远视且不愿意佩戴框架眼镜的青少年等,可以考虑佩戴角膜接触镜。但角膜接触镜的佩戴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要求,如注意眼部卫生、定期更换等,并且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当佩戴可能会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
(三)视觉训练
1.精细目力训练:让小孩进行一些精细目力的活动,如穿珠子、拼图等。这些活动可以锻炼眼睛的调节能力和眼球的协同运动能力,有助于改善远视引起的视觉功能问题。例如,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小孩进行穿珠子训练,每次10-15分钟,长期坚持可能会对远视的矫正起到辅助作用。
2.双眼视功能训练:通过一些专业的视觉训练设备或方法,训练小孩的双眼视功能。例如,使用红闪+后像视功能训练仪等设备,改善双眼的协调能力和融像功能,对于远视引起的双眼视功能异常有一定的纠正作用。这种训练需要在专业的视光机构由专业人员指导进行。
三、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用眼习惯
阅读和书写姿势:教导小孩保持正确的阅读和书写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背部挺直,胸部离桌沿一拳左右,手部离笔尖一寸左右。良好的姿势有助于减轻眼睛的调节负担,预防远视度数进一步加深。
控制用眼时间:避免小孩长时间连续用眼,一般建议小孩每次连续用眼30-40分钟后,休息10-15分钟,可以远眺、做眼保健操等。例如,小孩看电子产品时,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长时间用眼会使眼睛疲劳,加重远视相关的视觉问题。
2.饮食方面
营养均衡:保证小孩饮食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例如,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橙子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坚果富含维生素E和叶黄素等。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护眼睛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对远视的防控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避免过度甜食:减少小孩对甜食的摄入,因为过多的甜食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进而对眼睛的代谢产生不良影响。有研究表明,高糖饮食可能与近视等屈光不正的发生发展有关,虽然远视和近视有所不同,但过度甜食的摄入对眼睛健康可能存在潜在风险。
四、特殊人群(小孩)的温馨提示
对于小孩来说,家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家长要密切关注小孩的视力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小孩有视物模糊、眯眼、频繁眨眼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小孩就医检查。同时,家长要监督小孩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饮食习惯,为小孩创造有利于眼睛健康的生活环境。在给小孩选择矫正器具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确保器具的合适性和安全性。另外,不同年龄段的小孩远视情况有所不同,家长要根据小孩的年龄特点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3岁左右的小孩远视度数通常较高,但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逐渐降低,家长要正确认识这一生长发育过程,不要过于焦虑,但也不能忽视远视对小孩视觉发育的影响,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