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相关护理问题及因素、表现:包括气体交换受损(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及血气分析异常)、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表现为咳嗽无力、痰鸣音、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等)、焦虑(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表现为紧张不安、睡眠障碍等)、活动无耐力(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表现为轻微活动即气短乏力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表现为体重下降、营养不良指标等)、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加重、意识障碍及血气分析异常)、自发性气胸(突发一侧胸痛、呼吸困难加重、患侧胸部体征异常)。
一、气体交换受损
(一)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本身较差,年龄增长使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呼吸肌力量减弱,气体交换能力进一步下降。例如,老年患者肺泡弹性回缩力降低,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的慢阻肺患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影响气道的正常防御和气体交换功能。
3.病史因素:既往慢阻肺反复发作,导致肺部组织结构破坏严重,如肺泡壁破坏、肺血管床减少等,影响气体在肺泡和血液之间的交换。
(二)表现
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在活动后加重,如步行、上下楼梯时明显气短,伴有口唇、甲床发绀等表现。血气分析可显示低氧血症,如动脉血氧分压(PaO)降低等。
二、清理呼吸道无效
(一)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儿童慢阻肺相对少见,但婴幼儿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不完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能力差;老年患者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运动减弱,痰液排出困难。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的患者气道分泌大量黏液,且黏液黏稠度增加,不易排出。
3.病史因素:慢阻肺患者气道炎症反应持续存在,气道内分泌物增多,加上患者咳嗽无力,导致痰液难以排出。
(二)表现
患者咳嗽无力,可闻及痰鸣音,痰液黏稠不易咳出,严重时可导致气道堵塞,出现呼吸急促加重、血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
三、焦虑
(一)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儿童患者可能因对疾病的不理解及身体不适产生焦虑,但相对成人不典型;成人患者因疾病反复发作,担心疾病预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产生焦虑情绪。老年患者可能因对健康状况的担忧及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更易出现焦虑。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患病影响生活质量,如不能正常工作、进行日常活动受限等,使患者产生焦虑。
3.病史因素:慢阻肺患者反复住院治疗,对疾病的担忧及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等可加重焦虑情绪。
(二)表现
患者可出现紧张、不安、烦躁等情绪,表现为坐立不安、睡眠障碍等,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四、活动无耐力
(一)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衰退,活动耐力本身下降,加上慢阻肺导致的缺氧,进一步加重活动无耐力;儿童患者因疾病影响生长发育,体力较同龄健康儿童差。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患病导致患者体能下降,缺乏运动锻炼,使活动耐力降低。
3.病史因素: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持续下降,氧气供应不足,导致活动时易疲劳,活动耐力明显降低。
(二)表现
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如洗漱、进食等轻微活动时就出现气短、乏力等表现,活动后喘息明显加重。
五、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一)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儿童患者因疾病导致机体消耗增加,而营养摄入可能不足,影响生长发育;老年患者胃肠功能可能减退,且因呼吸困难等影响进食量。
2.生活方式因素:患者因呼吸困难,活动时耗氧量增加,进食时也会消耗较多体力,导致进食减少。
3.病史因素:慢阻肺患者机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加上胃肠道淤血等可能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二)表现
患者体重下降,低于正常标准,皮肤干燥、弹性差,毛发干枯等,实验室检查可显示血清白蛋白降低等营养不良指标。
六、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等
(一)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老年患者器官功能衰退,对并发症的耐受能力差;儿童患者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发生并发症时病情变化更快。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使病情持续进展,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3.病史因素:慢阻肺患者病情控制不佳,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是发生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等并发症的高危人群。
(二)表现
1.呼吸衰竭: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加重、意识障碍等,血气分析显示严重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
2.自发性气胸:患者突发一侧胸痛,呈针刺样或刀割样,随后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