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肺炎的评估包括临床表现评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鉴别诊断。临床表现有一般症状(咳嗽、气短等)、发热情况;体征检查有肺部体征。影像学检查中胸部X线早期非特异,典型时见片状阴影,CT尤其是HRCT更清晰显示病变;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一般无异常,合并感染时变化,炎性标志物CRP等可辅助判断;鉴别诊断需与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链球菌肺炎、病毒性肺炎等)及其他非感染性肺部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性肺损伤等)鉴别,不同年龄人群在各方面表现有差异需综合考量。
一、临床表现评估
1.症状表现
一般症状:放射性肺炎患者在放疗后数周-数月内可能出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部分患者可伴有气短,活动后气短可能会逐渐加重。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述能力相对较弱,可能更难早期发现症状,需要密切观察其呼吸频率、有无喘息等情况;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放射性肺炎的症状可能会被掩盖或加重。
发热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5℃之间,若合并感染则可能出现高热。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发热可能更为敏感,体温波动较大;老年患者发热可能相对不典型,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2.体征检查
肺部体征:早期可能无明显体征,随着病情进展,可在肺部听到湿啰音,若病变范围较大,可出现呼吸音减低等情况。儿童肺部听诊时要注意与正常儿童呼吸音相区分,老年患者肺部听诊要考虑其基础肺部疾病对听诊结果的影响。
二、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早期表现:在放疗后短时间内,胸部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或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等非特异性改变。对于儿童,由于其胸廓发育等因素,X线检查时要注意投照条件等;老年患者胸部X线可能受骨骼等影响,需要仔细观察肺实质情况。
典型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肺部片状、斑片状阴影,多位于放疗照射区域。不同年龄患者的X线表现可能因肺部组织特性不同而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肺部含气较多,阴影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
2.胸部CT检查
高分辨CT(HRCT)优势:HRCT对放射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更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范围、形态等。可以发现早期的肺间质改变,如网格状影等。对于儿童,HRCT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老年患者进行CT检查时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等情况。
具体表现:可见照射野内的肺组织出现磨玻璃样改变、实变影等,病变与放疗野分布一致是放射性肺炎胸部CT的重要特征之一。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及分类:一般情况下,放射性肺炎患者血常规可无明显异常,若合并感染,白细胞总数可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儿童血常规检查时要注意不同年龄阶段正常血常规参考值的差异;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感染时白细胞升高可能不明显,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炎性标志物检查
C反应蛋白(CRP):CRP可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相关。儿童CRP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需要关注其变化趋势;老年患者CRP升高可能提示放射性肺炎合并炎症,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病情。
降钙素原(PCT):PCT一般在细菌感染时明显升高,若PCT正常,而CRP升高,多考虑非细菌感染性炎症,如放射性肺炎等。不同年龄人群PCT的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和老年患者都需要依据各自的参考范围来判断。
四、鉴别诊断
1.与肺部感染性疾病鉴别
肺炎链球菌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多有高热、咳脓痰等表现,胸部影像学表现与放射性肺炎不同,通过病原学检查可发现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儿童肺炎链球菌肺炎发病率较高,需要通过痰培养等病原学检查来鉴别;老年患者肺炎链球菌肺炎可能合并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要注意与放射性肺炎区分。
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多有流行病史,症状相对较轻,但也可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胸部影像学表现多样。通过病毒学检测等方法可与放射性肺炎鉴别。儿童病毒性肺炎较为常见,需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等;老年患者病毒性肺炎要考虑其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
2.与其他非感染性肺部疾病鉴别
特发性肺纤维化:特发性肺纤维化多为慢性进展性疾病,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网格状、蜂窝状阴影,与放射性肺炎的放疗野分布特征不同。儿童特发性肺纤维化极为罕见,老年患者特发性肺纤维化需要结合病史等进行鉴别。
药物性肺损伤:有明确的药物服用史,药物性肺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与放射性肺炎有相似之处,但通过详细询问用药史可进行鉴别。儿童药物性肺损伤相对较少见,用药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老年患者用药种类多,需要仔细梳理用药史来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