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生长受限是围产医学重要问题,病因包括孕妇、胎儿、胎盘因素,临床表现有超声及孕妇体重变化等,诊断靠病史、超声、实验室检查,治疗有一般处理、病因治疗、适时终止妊娠,特殊人群如高龄、低龄、多胎妊娠孕妇需特殊关注,通过多方面措施改善胎儿预后。
病因
孕妇因素
营养因素:孕妇偏食、妊娠剧吐以及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不足,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例如,长期素食且其他营养补充不充分的孕妇,胎儿获取营养受限的风险增加。
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导致胎盘血流减少,子宫胎盘灌注不足,影响胎儿营养供应;慢性肾炎、严重贫血等疾病,会使孕妇血氧含量不足,进而影响胎儿生长。
其他:孕妇年龄过大或过小、多胎妊娠等也与胎儿生长受限相关。年龄过小的孕妇可能自身营养储备不足,难以满足胎儿生长需求;多胎妊娠时,胎盘相对不足,每个胎儿获得的营养物质减少。
胎儿因素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或染色体异常可引起胎儿生长受限,如21-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胎儿常存在生长发育迟缓的表现。
胎儿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等感染,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生长受限。
胎盘因素
胎盘功能异常:胎盘的面积、血管灌注等异常都会影响胎儿营养物质的供应。如胎盘绒毛膜面积减少、胎盘梗死、绒毛血管瘤等情况,会阻碍胎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氧气。
临床表现
超声表现
双顶径、头围、腹围等指标:通过超声测量胎儿的双顶径、头围、腹围等指标,若这些指标持续低于同孕龄正常范围,且呈进行性下降趋势,需考虑胎儿生长受限可能。一般来说,双顶径每周增长应在0.22-0.27cm左右,若增长缓慢或不增长则需警惕。
胎儿腹围与头围比值:正常情况下胎儿腹围与头围有一定比例关系,胎儿生长受限时该比值可能异常。
孕妇体重变化:孕妇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长,在孕晚期体重每周增加应不少于0.5kg,若低于此标准,需进一步评估胎儿情况。
诊断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孕妇的既往病史、营养状况、孕期并发症等情况。例如,了解孕妇是否有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孕期饮食情况等。
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生长受限的主要手段。除了测量上述各项指标外,还可通过测量胎儿股骨长、肱骨长等评估胎儿的生长情况,同时观察胎盘的形态、血流等情况。一般孕20周后通过超声监测胎儿生长指标,动态观察胎儿生长趋势。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可了解孕妇是否有贫血等情况;血糖、肝肾功能等检查可评估孕妇是否存在影响胎儿生长的基础疾病;感染指标检测可排查胎儿是否存在宫内感染等情况。
治疗与处理
一般处理
改善孕妇生活方式:孕妇应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建议孕妇每天摄入一定量的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蛋类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吸氧:每天间断吸氧2-3次,每次30分钟,可改善胎盘血流灌注,增加胎儿氧供。
病因治疗
对于妊娠合并症的治疗:如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需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降压等治疗;合并糖尿病的孕妇,需合理控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必要时胰岛素治疗等使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以改善胎儿生长环境。
对于胎儿宫内感染的治疗:若明确胎儿存在宫内感染,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是否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但需谨慎权衡对胎儿的利弊。
适时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的时机:若胎儿生长受限严重,经治疗后无改善,胎儿在宫内随时有危险,应适时终止妊娠。一般当胎儿双顶径小于相应孕周的第5百分位,或脐动脉血流异常等情况出现时,需考虑及时终止妊娠。
分娩方式的选择:根据胎儿情况、胎盘功能及孕妇情况等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若胎儿情况良好,胎盘功能正常,孕妇无明显剖宫产指征,可考虑阴道试产;若存在胎儿窘迫、胎盘功能严重不良等情况,则需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特殊人群考虑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其自身身体机能相对下降,营养储备可能不足,且孕期并发症发生几率增加。这类孕妇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孕期各项指标,包括超声监测胎儿生长、血糖、血压等,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干预。
低龄孕妇:低龄孕妇可能自身营养储备不足,身体还未完全发育成熟,难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应加强孕期营养指导,密切关注胎儿生长情况,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等,确保胎儿健康生长。
多胎妊娠孕妇:多胎妊娠时,胎盘相对不足,每个胎儿获得的营养物质减少,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几率更高。这类孕妇需要更严格地监测胎儿生长,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提前制定分娩计划,以保障胎儿的健康。
胎儿生长受限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关注和综合处理的问题,通过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和适时干预,有助于改善胎儿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