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术术前需进行多方面准备,包括术前检查准备,如一般身体状况和妇科相关检查;身体准备,涵盖饮食调整、肠道准备和皮肤准备;心理准备,要疏导情绪并让患者了解术后注意事项;还有物品准备及与医生充分沟通病史、过敏史等情况。
一、术前检查准备
1.一般身体状况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有无贫血、感染等情况;肝肾功能检查,评估肝肾功能是否正常,因为子宫切除术可能会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若肝肾功能异常可能需要调整手术方案或进行术前准备;凝血功能检查,明确患者凝血机制是否正常,防止术中、术后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存在肝肾功能减退的风险更高,需要更细致地评估;年轻患者若有特殊病史,如凝血功能障碍相关疾病,也需重点关注。
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节律、心肌供血等情况,排查是否存在心脏疾病,因为手术会对身体有一定应激,心脏功能不佳可能增加手术风险。女性患者在不同生理阶段,如妊娠期女性心脏负担加重,更要重视心电图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查看肺部情况,排除肺部感染、占位等病变,因为术后患者需要咳嗽、咳痰等,肺部情况不佳可能影响术后恢复。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肺部病变风险相对较高,需更严格排查。
2.妇科相关检查
妇科超声检查:明确子宫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有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病变情况,同时了解附件(卵巢、输卵管)的情况,如有无囊肿等。对于绝经后女性,子宫可能出现萎缩等变化,超声检查能更清晰显示内部结构;对于育龄期有月经异常等症状的患者,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
宫颈涂片或HPV检测:排查宫颈病变,如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因为子宫切除术可能会涉及宫颈部分的处理,提前明确宫颈情况很重要。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都应定期进行宫颈相关检查,尤其是年龄在30-65岁之间的女性,需重视宫颈癌的筛查。
二、身体准备
1.饮食调整
术前一段时间要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防止术中呕吐引起误吸。一般建议术前1-2天开始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粥、面条等。对于老年患者,本身消化功能可能较弱,更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羹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手术耐受力;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饮食中糖分的摄入,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保证血糖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因为高血糖不利于术后伤口愈合等。
2.肠道准备
通常会进行肠道清洁准备,如术前一天口服泻药,排空肠道,以减少术中污染腹腔的风险,也有利于手术操作。一般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泻药,如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对于便秘患者,术前肠道准备可能需要更精心的安排,可在术前几天就开始调整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保证肠道在术前能良好排空;对于肠道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使用泻药时要注意观察反应,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3.皮肤准备
会进行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如术前一天进行手术部位的清洁、备皮等,去除手术区域的毛发等,保持皮肤清洁,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备皮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尤其是对于皮肤敏感的患者,如肥胖患者皮肤褶皱多,备皮时更要小心操作。
三、心理准备
1.情绪疏导
患者可能会对子宫切除术产生担忧、恐惧等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要给予心理支持,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术后恢复等情况,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对于文化程度不同的患者,解释方式要有所不同,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可以用更专业但清晰的语言讲解;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要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年轻患者可能更担心术后对生育等方面的影响,要耐心解答;老年患者可能更担心身体恢复情况,要着重说明手术的优势和术后康复的可能性。
2.了解术后注意事项
向患者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如疼痛、腹胀等,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让患者有心理预期,减少术后的焦虑。同时告知患者术后需要配合的事项,如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等,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
四、其他准备
1.物品准备
患者需要准备好术后所需的生活用品,如宽松舒适的衣物、卫生巾等。对于需要留置尿管的患者,要准备好合适的尿壶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在物品准备上可能有差异,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便于穿脱的衣物,育龄期女性要准备足够数量的卫生巾等。
2.与医生沟通
患者要与医生充分沟通自己的病史、过敏史等情况,如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告知医生目前的控制情况,以便医生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制定更合适的手术方案。对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要明确告知医生具体的过敏药物及反应,防止术中使用过敏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