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需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粥、瘦肉、鸡蛋、豆腐等及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南瓜、胡萝卜、菠菜等)和温和水果(香蕉、苹果、木瓜等);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过冷过热食物)和油腻食物;儿童患者要防过敏且保证营养均衡,老年患者需结合基础疾病注意饮食,如糖尿病患者控主食、高血压患者低盐等。
一、饮食规律方面
1.定时定量进食: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应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每日可安排3-5餐,每餐食量适中,避免过饥或过饱。例如,早餐可在7-8点,午餐11-12点,晚餐18-19点左右,这样有助于维持胃酸分泌的节律,减轻胃黏膜的负担。对于儿童患者,要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避免因贪玩等原因导致进食不规律,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相对较弱,更需注意定时定量,防止因进食不规律加重胃部糜烂情况。
2.细嚼慢咽:进食时要充分咀嚼食物,一般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这样可以减轻胃的消化负担,使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吸收,减少粗糙食物对胃黏膜糜烂处的刺激。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细嚼慢咽都是保护胃黏膜的重要方式。儿童患者在家长的监督下,要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防止狼吞虎咽对胃部造成不良影响;老年人牙齿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更要通过细嚼慢咽来保障食物的消化和胃黏膜的安全。
二、食物选择方面
1.易消化的食物
谷类:选择精细加工的谷类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等。米粥煮得软烂,易于消化吸收,对胃黏膜的刺激小。对于患有慢性胃炎伴糜烂的人,尤其是胃肠功能较差的老年人和儿童,米粥是很好的主食选择。例如,大米粥可以每天适量食用,煮的时候要注意煮至软烂。面条也是常见的易消化食物,煮得软一些的面条适合作为餐食。
蛋白质类: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可选择瘦肉(如鸡肉、鱼肉等)、鸡蛋、豆腐等。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且肉质细腻,容易消化,如清蒸鲈鱼、鲫鱼豆腐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鸡蛋可以做成鸡蛋羹,易于消化吸收。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适合多种烹饪方式,如豆腐炖白菜等。但要注意避免食用过多油炸的肉类,因为油炸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胃的负担。
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蔬菜:多吃新鲜的蔬菜,如南瓜、胡萝卜、菠菜等。南瓜含有丰富的果胶,可以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的刺激。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对胃黏膜的修复有一定帮助。菠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能促进胃黏膜的新陈代谢。对于儿童患者,可将蔬菜制作成蔬菜泥或蔬菜汁等易于食用的形式;老年人牙齿不好的话,可以将蔬菜烹饪得更软烂,如煮烂的菠菜汤等。
水果:选择一些温和的水果,如香蕉、苹果、木瓜等。香蕉含有丰富的钾元素,且易于消化,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苹果可以选择蒸熟后食用,这样既能保留苹果的营养成分,又能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木瓜含有木瓜蛋白酶,有助于消化蛋白质。但要注意避免食用过酸的水果,如山楂、柠檬等,以免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加重胃部糜烂情况。
三、避免食用的食物方面
1.刺激性食物
辛辣食物:像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加重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的症状。无论是年轻人、老年人还是儿童,都应避免食用辛辣食物。例如,火锅中常见的辣椒、麻辣调料等都要尽量远离。
过冷过热的食物:过冷的食物会使胃血管收缩,影响胃的血液循环,而过热的食物会烫伤胃黏膜。所以,要避免食用刚从冰箱取出的冷饮、冰品,以及温度过高的汤类、饭菜等。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控制食物的温度,避免给孩子吃太凉或太热的食物;老年人的口腔和胃黏膜相对敏感,更要注意食物温度的适宜。
2.油腻食物: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而且其中的脂肪可能会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间接加重对胃黏膜的刺激。例如,炸鸡、油条等油炸食物应尽量避免食用。对于患有慢性胃炎伴糜烂的人,尤其是肥胖人群,更要注意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以减轻胃的负担,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除了遵循上述饮食原则外,要特别注意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因为过敏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不适。同时,要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但要注意食物的选择和烹饪方式,确保易于消化。例如,在选择蛋白质类食物时,优先选择鱼肉等低过敏且易消化的种类。
2.老年患者:老年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饮食上要更加注意,例如,如果老年患者有糖尿病,要控制主食的摄入量,选择低糖指数的食物;如果有高血压,要注意低盐饮食,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同时,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更要注重食物的软烂程度和易消化性,保证营养的摄取,又不加重胃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