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肠胃病检查方法包括胃镜、结肠镜、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潜血、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钡餐、腹部CT)。胃镜适用于怀疑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者,操作需空腹等;结肠镜适用于怀疑结肠、直肠病变者,检查前需肠道准备;粪便常规+潜血可检测消化道出血,血液检查能了解有无贫血、感染等及生化指标;X线钡餐适用于不能耐受镜检者,腹部CT可了解胃肠道周围组织器官情况,不同检查在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方面有相应影响。
一、常见肠胃病检查方法
(一)胃镜检查
1.适用情况:适用于怀疑有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的患者,如出现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呕血、黑便等症状时。
2.操作过程:患者需空腹,口服局部麻醉剂后,将胃镜经口腔插入食管、胃、十二指肠,医生可直接观察黏膜病变,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
3.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对于儿童进行胃镜检查需谨慎评估,一般根据病情需要,在充分准备下进行。女性在月经期间并非绝对禁忌,但需告知医生月经情况。
4.生活方式影响: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若患者有吸烟习惯,检查前应避免吸烟,以免刺激呼吸道。有长期饮酒史者,检查前饮酒可能加重胃黏膜刺激,影响检查观察。
5.病史影响:若患者有严重心肺疾病、精神疾病不能配合等情况为胃镜检查禁忌。有上消化道穿孔病史者一般不宜行胃镜检查。
(二)结肠镜检查
1.适用情况:适用于怀疑有结肠、直肠病变的患者,如出现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时。
2.操作过程: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口服泻药排空肠道,然后将结肠镜经肛门插入直肠、结肠,观察黏膜情况,可取组织病理检查。
3.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儿童进行结肠镜检查同样需谨慎,根据病情评估。女性月经期间一般可进行结肠镜检查,但需注意操作轻柔。
4.生活方式影响:检查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肠道准备,保证肠道清洁度。检查前应避免食用多渣食物,检查前1-2天可进食少渣半流质饮食。
5.病史影响:严重心肺疾病、腹腔广泛粘连、妊娠、精神疾病不能配合等为结肠镜检查禁忌。有肛周脓肿、肛瘘等肛门直肠疾病者需告知医生,谨慎操作。
(三)实验室检查
1.粪便常规+潜血
意义:粪便常规可观察粪便的性状、细胞等情况,粪便潜血试验可检测消化道少量出血。如潜血试验阳性提示消化道可能有出血病变,常见于胃肠溃疡、肿瘤等疾病。
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不同年龄粪便正常情况有差异,儿童粪便常规需结合年龄判断是否正常。性别对粪便常规+潜血一般无特殊影响。
生活方式影响:检查前需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动物血、肝脏等可能影响潜血试验结果的食物。
病史影响:一般无特殊病史禁忌,但如果有肠道感染性疾病等可能影响粪便常规结果。
2.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有无贫血、感染等情况。如肠胃病患者合并感染时,血常规中白细胞可能升高。
生化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例如,胃肠疾病可能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导致电解质紊乱等,通过生化检查可了解患者体内生化指标情况。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肝肾功能可能随年龄下降,进行血液检查时需更关注肝肾功能指标变化。女性在妊娠、月经等特殊时期,生化指标可能有生理性变化,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有慢性肝肾疾病病史者,血液生化指标基础情况不同,检查时需对比分析。
(四)影像学检查
1.X线钡餐检查
适用情况:适用于不能耐受胃镜、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或作为胃镜、结肠镜的补充检查。例如,对于了解食管、胃、肠道的蠕动情况、形态等有一定价值。
操作过程:患者口服钡剂,然后进行X线检查,可显示消化道的轮廓、蠕动等情况。
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儿童进行X线钡餐检查需考虑辐射剂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女性在妊娠期需严格谨慎,一般避免进行X线钡餐检查,除非病情必需。
生活方式影响:检查前需禁食,保证胃肠道内无食物残留影响钡剂涂布。
病史影响:有胃肠道穿孔病史者禁忌行X线钡餐检查,因为钡剂可能进入腹腔加重病情。有肠梗阻病史者也需谨慎,防止钡剂加重梗阻。
2.腹部CT检查
适用情况:可了解胃肠道周围组织器官的情况,如有无肿瘤侵犯周围组织、腹腔淋巴结有无肿大等。对于一些复杂的肠胃病,如怀疑胃肠道肿瘤伴有周围转移等情况时可选用。
操作过程:患者需空腹或根据检查要求准备,将患者送入CT机进行扫描。
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儿童进行腹部CT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权衡辐射风险与诊断价值。女性在妊娠期除非紧急情况,一般不进行腹部CT检查。
生活方式影响:检查前需按照要求准备,如腹部CT可能需要口服造影剂等,需患者配合。
病史影响: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者,使用造影剂可能加重肾功能损害,需谨慎评估。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等)患者需告知医生,看是否适合行腹部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