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手术痛苦程度受手术方式、麻醉选择影响,术后恢复有疼痛、咽部不适等问题,儿童和成人患者痛苦感受及注意事项不同,正规医疗下会降痛苦程度并采取术后措施缓解不适。
一、手术方式及麻醉选择影响痛苦程度
(一)手术方式
1.传统扁桃体剥离术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扁桃体相对较大且组织较软,手术操作时需要较为精细的分离过程。在成人中,若扁桃体与周围组织粘连较严重,剥离过程可能相对复杂。一般来说,该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器械逐步分离扁桃体被膜与扁桃体实质,会有一定的组织牵拉感。
从年龄因素看,儿童的扁桃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解剖结构与成人有差异,儿童扁桃体手术时,医生需更加轻柔操作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过度损伤,但手术本身的操作步骤决定了会有一定的组织处理过程,会带来一定的不适。
2.扁桃体挤切术
此手术相对传统剥离术操作较快捷。但对于扁桃体较大或位置特殊的情况,挤切过程中对扁桃体周围组织的挤压可能会让患者有瞬间的不适感。不过其手术时间短,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患者的总体不适体验时长。
(二)麻醉选择
1.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下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不会感受到手术操作过程中的疼痛等不适。对于儿童患者,全身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式,因为儿童难以配合手术,全身麻醉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避免儿童在手术中因恐惧、挣扎而导致手术风险增加。但全身麻醉有一定的麻醉相关风险,不过在正规医疗机构中,麻醉医生会严格评估患者情况来实施麻醉。
对于成人,全身麻醉也能让患者在无痛状态下完成手术,患者术后苏醒过程中可能会有咽部的不适,但手术中是没有痛苦感受的。
2.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时患者是清醒状态,会有咽部的异物感以及操作时的轻度不适。对于一些合作较好的成人患者,局部麻醉下也可进行手术,但如果患者咽部敏感或对手术操作较为紧张,会明显感受到操作过程中的刺激。比如在局部麻醉喷雾咽喉部时可能会引起恶心等不适,然后在手术操作时能感觉到器械对扁桃体的操作刺激。
二、术后恢复过程中的不适及应对
(一)疼痛方面
1.术后早期疼痛
无论是哪种手术方式,术后咽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较为明显。疼痛程度与手术创伤大小有关,传统剥离术相对创伤稍大,术后疼痛可能较挤切术略明显。
对于儿童患者,术后疼痛可能会表现为哭闹、拒食等情况。这时候需要家长配合医生,给予适当的安抚,同时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对症处理,如使用止痛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不恰当用药)。对于成人患者,术后会主诉咽部疼痛,可通过口服止痛药等方式缓解疼痛。
2.疼痛持续时间
一般来说,术后疼痛会在1-2周逐渐缓解。在恢复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半流质或软食为主,减少对咽部的刺激,从而减轻疼痛。
(二)咽部不适
1.咽部异物感
术后患者常感觉咽部有异物存在,这是因为手术创伤导致咽部组织水肿等原因引起的。儿童患者可能不太会准确表达,但会有吞咽时的异常表现,如吞咽动作不自然等。成人患者会主诉咽部总有异物感,这种异物感一般会随着术后恢复逐渐减轻,通常在术后2-4周左右基本消失。
2.吞咽困难
术后吞咽困难也是常见的情况。儿童患者可能会因为吞咽困难而拒食,需要家长给予适当的喂养,如给予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成人患者吞咽困难会影响进食,进而影响营养摄入,所以需要患者在术后注意饮食的选择,从软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以促进咽部功能的恢复,减轻吞咽困难的症状。
三、不同人群的手术痛苦感受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1.痛苦感受特点
儿童对手术的恐惧更多来自于陌生环境和对手术操作的不了解。他们的扁桃体手术痛苦感受除了手术操作本身带来的,还包括对医院环境的恐惧。术后由于语言表达相对有限,更多通过情绪变化如哭闹等表现出来。
2.注意事项
术前要做好儿童的心理安抚工作,向家长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让家长配合安抚儿童情绪。术后要密切观察儿童的饮食、精神状态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要保证儿童术后的休息环境安静、舒适,饮食上给予营养丰富且易于吞咽的食物。
(二)成人患者
1.痛苦感受特点
成人相对能更好地配合医生,在手术中能一定程度上理解手术过程,但仍会关注手术的疼痛等情况。术后成人能更清晰表达咽部的不适感受,如疼痛、异物感等。
2.注意事项
成人患者术前要充分了解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减轻自身的紧张情绪。术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咽部护理,如保持口腔清洁等,避免咽部感染加重不适症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嗓,促进咽部恢复。
总体而言,扁桃体手术的痛苦程度受手术方式、麻醉选择以及患者自身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正规医疗操作下,会尽量将患者的痛苦程度降到最低,并且有相应的术后措施来缓解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