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肥大何时需手术治疗取决于是否阻塞气道影响呼吸及反复感染影响生活;手术方式有传统的扁桃体剥离术和速度较快的扁桃体挤切术;术前要完善相关检查并注意口腔清洁;术后需观察出血、做好饮食管理和疼痛管理;儿童和成人患者手术各有特点,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需加强护理,成人要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并关注心理因素。
一、扁桃体肥大何时需要手术治疗
1.阻塞气道影响呼吸
儿童若扁桃体过度肥大,导致睡眠时出现严重打鼾、呼吸暂停等情况,影响正常的气体交换,进而可能引起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受影响等问题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的睡眠呼吸暂停会使儿童体内缺氧,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以及大脑的正常发育。对于此类儿童,手术解除气道阻塞是改善呼吸状况的重要措施。
成人扁桃体肥大引起严重的夜间呼吸暂停综合征,如经多导睡眠监测等检查明确存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且保守治疗无效时,也应考虑手术治疗。成人长期的睡眠呼吸暂停可能增加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生风险。
2.反复感染影响生活
儿童扁桃体反复发炎,每年发作次数达7-8次及以上,且炎症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如导致反复发热、咽喉疼痛剧烈影响进食等,经过规范的保守治疗(包括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频繁的扁桃体感染可能还会引发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全身并发症,此时手术切除扁桃体有助于预防这些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
成人扁桃体反复发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频繁咽痛、吞咽困难等,经保守治疗无效,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二、扁桃体肥大手术的方式
1.扁桃体剥离术
这是较为传统的手术方式。手术时用剥离器将扁桃体从扁桃体窝内逐步剥离下来。该手术适用于各种大小的扁桃体肥大情况,但对于操作医生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准确地在扁桃体被膜与扁桃体实质之间进行分离,以减少出血和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2.扁桃体挤切术
手术速度相对较快,主要是用挤切刀快速将扁桃体组织挤切下来。这种手术方式适用于扁桃体体积不是特别巨大的情况,其优点是手术时间短,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挤切的力度和位置,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三、扁桃体肥大手术的术前准备
1.完善相关检查
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以及凝血功能是否正常,以评估手术中出血的风险。例如,若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可能需要先进行相应的治疗调整,待凝血功能改善后再考虑手术。
心电图、胸部X线或CT检查:对于成人患者,了解心肺功能情况,排除手术禁忌证。儿童患者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以确保手术安全。比如,若发现患者有严重的心肺疾病,可能需要先对心肺疾病进行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扁桃体手术。
2.口腔清洁
术前患者需要注意口腔卫生,用漱口液漱口,一般术前1-2天开始用含漱液多次漱口,以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量,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四、扁桃体肥大手术的术后注意事项
1.出血观察
术后24小时内是出血的高发期,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口中分泌物的颜色。如果口中有较多鲜血或血凝块,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出血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局部压迫止血、使用止血药物等。儿童患者由于不太会表达,家属需要更加留意其口腔情况和一般状况,如是否有频繁吞咽动作等,因为频繁吞咽可能是出血的表现。
2.饮食管理
术后6小时可进冷流质饮食,如冷牛奶、冰淇淋等,避免过热的食物,因为过热的食物可能会导致术区血管扩张,增加出血风险。术后1-2天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稀粥、软面条等,术后1周左右可过渡到软食,但仍要避免食用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术区,影响恢复。
3.疼痛管理
术后可能会出现疼痛,对于儿童患者,家属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安抚。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其疼痛不适。如果疼痛较为剧烈,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当的止痛药物,但要注意儿童的用药安全,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止痛药物。
五、不同人群扁桃体肥大手术的特点
1.儿童患者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扁桃体在儿童时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但当扁桃体肥大严重影响健康时,手术切除的必要性更高。儿童术后恢复相对成人可能会快一些,但需要特别注意术后的护理,如口腔清洁要督促其认真进行,饮食管理要严格遵循,因为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术后的体温变化,警惕术后感染等情况,因为儿童感染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成人患者
成人的心肺功能等相对稳定,但仍需要在术前全面评估身体状况。成人术后恢复时间相对儿童可能稍长一些,在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术后的各项康复措施。同时,成人的心理因素也需要关注,有些成人可能对手术存在一定的担忧和焦虑,需要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以促进术后的顺利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