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支气管炎有全身及呼吸道症状,慢性支气管炎有长期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其危害包括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气道阻塞、气体交换障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及并发症风险增加(肺炎、支气管扩张、肺心病等)。
一、支气管炎的症状
(一)急性支气管炎症状
1.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全身不适、疲倦等表现,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可伴有低热,体温通常在38℃左右,一般3-5天可恢复正常,多见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如流感病毒等感染时可能出现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对于儿童来说,可能因病毒感染导致急性支气管炎时,全身症状相对成人可能更易出现精神不佳等情况。
2.呼吸道症状:起病较急,初期为干咳,随后可伴有咳痰,痰量多少不一,开始为白色黏液痰,随着病情发展,可转为黏液脓性痰。咳嗽可延续2-3周,若伴有支气管痉挛,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喘息,听诊可闻及双肺呼吸音粗糙,可有散在干、湿性啰音,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成人在接触刺激性物质等引起急性支气管炎时,咳嗽、咳痰等症状相对较典型,而对于老年人,可能咳嗽力量较弱,咳痰相对困难。
(二)慢性支气管炎症状
1.咳嗽: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慢性支气管炎的突出表现。初期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轻者仅在冬春季节发病,夏秋季节缓解;重者则四季均咳,冬春加重。例如长期吸烟的患者,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长期刺激呼吸道,可逐渐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出现长期的咳嗽症状。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晨起较多,常因黏稠而不易咳出。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且变为黏液脓性痰。对于儿童来说,很少发生慢性支气管炎,若有特殊情况如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情况相对成人可能有不同特点,儿童可能更易出现咳痰相对较稀等情况,但需结合具体病因分析。
3.喘息或气急:部分患者可出现喘息,多由并发支气管痉挛引起,可闻及哮鸣音。若伴有肺气肿时可表现为劳动或活动后气急。随着病情进展,静息时也可出现气急。
二、支气管炎的危害
(一)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1.气道阻塞: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支气管炎,炎症会导致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从而引起气道狭窄,影响气体的正常进出。急性支气管炎时,短期内气道阻塞可能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尤其是儿童,因其气道相对狭窄,更容易出现通气障碍,严重时可导致低氧血症。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发展,会逐渐破坏气道结构,导致气道重塑,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使患者通气功能下降,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会显著降低患者的肺功能,使患者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日常生活如穿衣、洗漱等都可能受到影响。
2.气体交换障碍:气道阻塞和炎症会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患者会出现缺氧,表现为口唇、甲床发绀等,长期缺氧还会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对于老年人,本身心肺功能有所减退,支气管炎导致的气体交换障碍会进一步加重心、肺负担,可能诱发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如出现心悸、气短加重,不能平卧等症状。
(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1.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发病期间,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会严重影响其工作或学习效率,无法集中精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肺功能逐渐下降,活动耐力降低,难以从事正常的体力劳动或学习活动,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能无法像正常人一样长时间步行、跑步,影响其日常的社交活动和学习、工作参与度。
2.生活质量降低:频繁的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会干扰患者的睡眠,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感受。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焦虑等情绪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夜间因喘息、咳嗽频繁醒来,白天精神萎靡,对生活的满意度降低。
(三)并发症风险增加
1.肺炎:支气管炎时,气道的防御功能受到影响,细菌等病原体容易向下蔓延至肺部,引发肺炎。肺炎会导致患者发热、咳嗽加重、咳痰增多且性质改变,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肺部有炎症浸润影,严重的肺炎可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发生肺炎的风险更高,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因支气管炎并发肺炎。
2.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反复发作,炎症破坏支气管壁的结构,使支气管壁弹性减退,管腔扩张,逐渐发展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的主要症状为反复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大量脓痰每天可达数百毫升,若感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病情会逐渐进展,肺功能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3.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病情进展,引起肺气肿,进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最终发展为肺心病。肺心病患者会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如下肢水肿、肝大、颈静脉怒张等,且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最终可能因呼吸循环衰竭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