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是因泪液量质或动力学异常致泪膜稳定性下降的眼科疾病,病因有泪液分泌不足(年龄、疾病、药物因素)和泪液蒸发过强(睑板腺功能障碍、环境因素),症状有眼部不适(干涩、异物感、烧灼感)和视力波动,诊断靠泪液分泌试验(正常10-15mm,老年人标准不同)和泪膜破裂时间(正常>10秒,<5秒异常),治疗有人工泪液替代、治基础病、睑板腺按摩,预防要合理用眼、改善环境、正确戴隐形眼镜、饮食调整。
一、定义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异常、泪液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二、病因
1.泪液分泌不足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泪液分泌功能会自然减退,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干眼症的患病率较高。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泪腺组织逐渐被脂肪组织替代,导致泪液分泌减少。
疾病因素:一些全身性疾病可引起泪液分泌不足,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些疾病会累及泪腺,影响泪液的正常分泌。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可能攻击泪腺组织,导致泪液分泌减少。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会影响泪液分泌,如抗组胺药、抗抑郁药、降压药等。以抗组胺药为例,它可能通过抑制副交感神经递质的作用,减少泪液的分泌。
2.泪液蒸发过强
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腺分泌的油脂是泪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若睑板腺发生炎症、堵塞等情况,会导致油脂分泌异常,从而引起泪液蒸发过强。例如,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由于隐形眼镜对睑板腺的机械刺激等因素,容易出现睑板腺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干眼症。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干燥、多风、高温环境,或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驾驶等,会使眨眼频率减少,泪液蒸发加快。比如,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工作的人,眨眼次数往往从正常的每分钟10-15次减少到每分钟5-6次,这会导致泪液蒸发过多,增加干眼症的发生风险。
三、症状
1.眼部不适症状
干涩感:患者会明显感觉到眼睛干涩,像眼睛里进了沙子一样的不适感,这种干涩感在晨起时可能较为明显,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泪液蒸发较多。
异物感:眼睛里有异物的感觉,总觉得有东西在里面,患者可能会频繁眨眼试图缓解,但往往效果不佳。
烧灼感:眼部有灼烧样的感觉,尤其在长时间用眼后,这种烧灼感会更加明显。
2.视力波动:患者的视力可能会出现波动,在长时间用眼后,视力可能会暂时下降,休息后有所改善,但如果病情较重,视力下降可能会比较持久。例如,长时间阅读后,患者可能会发现看东西模糊,需要休息一会儿才能恢复清晰。
四、诊断
1.泪液分泌试验
检测方法:使用SchirmerⅠ试验滤纸,将其一端5mm处折叠,放入下睑结膜囊内,5分钟后取出滤纸,测量湿长。正常范围是10-15mm,小于10mm为分泌减少,小于5mm则考虑干眼症。
年龄因素影响:对于老年人,由于本身泪液分泌功能减退,正常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认为老年人泪液分泌试验小于5mm更支持干眼症的诊断。
2.泪膜破裂时间(BUT)
检测方法:在结膜囊内滴入荧光素钠溶液后,嘱患者眨眼几次,然后通过裂隙灯钴蓝光观察泪膜破裂的时间。正常BUT大于10秒,BUT小于5秒则表明泪膜稳定性下降。
疾病及环境因素影响: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BUT往往较短,因为睑板腺分泌异常影响了泪膜的稳定性;而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或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BUT也可能会缩短。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
人工泪液替代治疗:使用人工泪液补充泪液,缓解眼部干涩等症状。人工泪液有不同的种类,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如轻度干眼症患者可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以减少防腐剂对眼表的刺激。
治疗基础疾病:如果干眼症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例如,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治疗关节炎的同时,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干眼症的症状。
睑板腺按摩: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睑板腺按摩可以促进睑板腺油脂的分泌,改善泪膜稳定性。按摩时需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引起眼部感染。
2.预防
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子设备,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眼睛,比如每使用电子设备30-40分钟,休息5-10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
改善环境: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减少泪液的蒸发。例如,在办公室或家中放置加湿器,使环境湿度保持在40%-60%的适宜范围。
正确佩戴隐形眼镜: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要注意正确的佩戴和护理方法,避免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选择透气性好的隐形眼镜,并定期更换。同时,要注意眼部的清洁卫生,减少睑板腺功能障碍等情况的发生。
饮食调整: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坚果、鱼类等,这些营养物质对眼睛健康有益。例如,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对维持眼表上皮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