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冷时慢性咽喉炎易发作,原因在于气温变化致黏膜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环境因素致空气干燥、空气污染加重;应对措施包括生活方式调整(注意保暖、保持室内湿度、适度锻炼)、饮食调理(多摄入滋润咽喉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就医与预防(定期体检就医、预防感染)。
一、天气冷时慢性咽喉炎易发作的原因
(一)气温变化影响
1.黏膜血管收缩:天气寒冷时,人体为了减少热量散失,体表血管会收缩,鼻腔、咽喉等部位的黏膜血管也不例外。黏膜血管收缩后,局部血液循环减少,黏膜的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例如,研究发现,在寒冷环境下,咽喉部黏膜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使得原本存在于咽喉部的少量病原体容易大量繁殖,从而引发炎症发作。
2.纤毛运动减弱: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和病原体的作用。寒冷刺激会使咽喉部黏膜的纤毛运动减弱,纤毛不能有效地将进入呼吸道的灰尘、细菌等异物清除出去,导致异物和病原体在咽喉部滞留时间延长,增加了感染的机会,进而诱发慢性咽喉炎发作。
(二)环境因素
1.空气干燥:冬季天气通常比较干燥,室内外空气湿度较低。干燥的空气会使咽喉部黏膜水分丢失过快,黏膜变得干燥、脆弱,容易受损。此时,咽喉部的防御屏障功能降低,细菌、病毒等更容易入侵并引发炎症。比如,在北方冬季,室内多使用暖气,空气湿度往往低于40%,这种低湿度环境会明显加重慢性咽喉炎患者的不适,导致发作。
2.空气污染加重:天气冷时,人们户外活动减少,更多时间待在室内,而室内可能存在供暖设备燃烧产生的废气、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等。同时,室外寒冷空气导致汽车尾气等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浓度相对升高。这些污染物刺激咽喉部黏膜,可诱发慢性咽喉炎发作或使原有症状加重。
二、应对措施
(一)生活方式调整
1.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尤其要注意颈部的保暖,可佩戴围巾等。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更要加强保暖措施,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寒冷刺激更容易影响咽喉部。例如,儿童在寒冷天气外出时,应穿戴合适的帽子、围巾和厚外套,减少咽喉部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的机会。
2.保持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的适宜范围。对于有慢性咽喉炎的人来说,合适的湿度可以保持咽喉部黏膜的湿润,减轻干燥刺激。可以定期测量室内湿度,根据情况调整加湿器的使用。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保持室内湿度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呼吸道黏膜更敏感,干燥环境易加重病情。
3.适度锻炼: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适度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在寒冷、大风等恶劣天气时进行剧烈运动,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咽喉部因干燥而受到刺激。对于儿童,可选择在室内相对温暖的环境下进行一些适合的运动,如跳绳、做室内操等,既可以增强体质,又能减少寒冷天气外出带来的咽喉部刺激风险。
(二)饮食调理
1.多摄入滋润咽喉的食物: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润肺作用的食物,如雪梨、百合、银耳等。雪梨可以生食或煮成雪梨汤,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百合可煮粥或煲汤,能滋阴润肺;银耳煮成羹饮用,有滋阴润燥的作用。这些食物有助于缓解咽喉部干燥不适,对于慢性咽喉炎患者在天气冷时的症状缓解有一定帮助。例如,每天喝一碗百合银耳羹,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咽喉部的不适状况。对于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消化情况适当调整食用方式,如将雪梨做成软烂的梨泥食用。
2.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食用辛辣、油腻、过冷过热的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刺激咽喉部黏膜,加重炎症;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胃肠道负担,间接影响咽喉部的健康;过冷过热的食物会刺激咽喉部血管,导致血管痉挛或扩张,诱发咽喉部不适。例如,冬季很多人喜欢吃火锅,但火锅中的辛辣调料和过烫的食物容易刺激慢性咽喉炎患者的咽喉,应尽量少吃。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控制其饮食,避免给他们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防止诱发或加重慢性咽喉炎。
(三)就医与预防
1.定期体检与就医:慢性咽喉炎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密切关注咽喉部的健康状况。如果在天气冷时出现咽喉部明显疼痛、异物感加重、声音嘶哑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老年人,更要注意及时就医,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慢性咽喉炎的治疗和恢复,同时咽喉部炎症也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控制难度。
2.预防感染:在寒冷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等人流较大的地方。如果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减少病原体的吸入。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淡盐水漱口,有助于清除口腔内的病原体,预防咽喉部感染。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教导儿童正确洗手的方法,在外出回家后及时漱口等,降低感染风险,从而减少慢性咽喉炎在天气冷时的发作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