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位于口咽部,咽喉炎涵盖鼻咽、口咽和喉咽等更广泛部位,二者在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上均有区别,扁桃体炎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致局部咽痛、全身发热等,治疗分一般、药物、手术;咽喉炎病因有病毒、细菌、环境、过敏等,表现局部症状轻、全身症状轻,治疗分一般、药物、局部等。
一、解剖部位差异
扁桃体位于口咽部,是一对扁卵圆形的淋巴器官,表面有鳞状上皮黏膜覆盖,黏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滤泡。
咽喉炎则是咽喉部的炎症,咽喉包括鼻咽、口咽和喉咽,涵盖的部位更广泛,除了咽部黏膜外,还涉及喉部等结构。
二、病因方面的区别
(一)扁桃体炎常见病因
细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此外,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也可引起。例如,在儿童群体中,链球菌感染较为常见,当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时,容易受到链球菌侵袭而引发扁桃体炎,尤其在冬季和春季,人群密集场所更容易传播。
病毒感染:常见的有腺病毒、鼻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往往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也会导致咽部疼痛、发热等症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也较为多见,比如腺病毒感染可在学校等集体场所引起小规模流行。
(二)咽喉炎常见病因
病毒感染:同扁桃体炎一样,鼻病毒、冠状病毒等都可引发咽喉炎,病毒感染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感冒流行季节,很多人会同时出现咽喉部的病毒感染症状。
细菌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也可导致咽喉炎,不过相对扁桃体炎来说,细菌感染引发单纯咽喉炎的情况可能稍少一些,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仍可能发生。
环境因素:长期吸入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氨气等)、粉尘,或过度用嗓等都可引起咽喉炎。例如,教师等长期用嗓人群,由于喉部黏膜长期受到刺激,更容易患咽喉炎;在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居民患咽喉炎的概率也可能相对较高。
过敏因素: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可引起过敏性咽喉炎,出现咽喉瘙痒、咳嗽等症状,在过敏体质人群中更为常见,比如春季花粉季,很多过敏体质者会出现咽喉部的过敏反应。
三、临床表现差异
(一)扁桃体炎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主要为咽痛,起初多为一侧咽痛,继而可发展为双侧,吞咽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可见扁桃体肿大,有时扁桃体表面可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儿童扁桃体肿大较为常见,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导致睡眠时打鼾。
全身症状: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畏寒、头痛、食欲减退、乏力等全身症状,小儿还可能因高热而出现抽搐、呕吐等表现。
(二)咽喉炎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咽喉部干燥、灼热感,随后出现疼痛,疼痛程度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比扁桃体炎的咽痛相对轻一些,但也可影响吞咽。此外,还可能有咽部异物感、痒感,刺激性咳嗽等症状,若为过敏性咽喉炎,还可出现咽喉部瘙痒明显、频繁咳嗽等表现。
全身症状: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可能有低热、头痛等症状,但通常不如扁桃体炎全身症状明显。
四、诊断方法区别
(一)扁桃体炎诊断
体格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双侧下颌下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有辅助诊断价值。必要时可进行咽拭子培养,明确致病菌。
(二)咽喉炎诊断
体格检查:查看咽喉部黏膜情况,可见咽部黏膜充血、水肿,若为过敏性咽喉炎,可能有咽喉部黏膜苍白、水肿等表现,喉部检查有时也需进行,以排除喉部病变。
过敏原检测:对于考虑为过敏性咽喉炎的患者,可进行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明确过敏原,有助于病因诊断和后续的避免接触过敏原等治疗。
五、治疗原则区别
(一)扁桃体炎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
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常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G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给药途径(口服或静脉给药);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菌素类等其他抗生素。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发热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如每年发作4-5次以上,或引起风湿热、肾炎等并发症时,可考虑在急性炎症消退后2-3周行扁桃体切除术。儿童患者要谨慎评估手术时机,因为儿童扁桃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6岁以下一般不轻易手术。
(二)咽喉炎治疗
一般治疗:同样需要休息,多饮水,避免过度用嗓,戒烟戒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等。
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喉炎多为自限性,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清洁口腔,缓解咽喉部不适;细菌感染引起的咽喉炎可选用抗生素治疗,用药原则与扁桃体炎相似;过敏性咽喉炎需要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等)、糖皮质激素等,以减轻咽喉部的过敏反应。
局部治疗:可采用咽喉部雾化吸入治疗,常用药物如布地奈德混悬液等,起到抗炎、消肿、缓解咽喉部症状的作用。
总之,扁桃体和咽喉炎在解剖部位、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均存在区别,临床医生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和合理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