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用于治疗鼻中隔偏曲致鼻腔功能障碍,有明显症状的鼻中隔偏曲及影响鼻窦引流者适用,急性鼻旁窦炎、全身情况不佳、鼻腔或鼻窦肿瘤者禁忌,有传统手术方法和内镜下手术等,术后要护理鼻腔,关注术后并发症及处理,需综合多因素选择手术并重视术后护理观察以确保效果与康复。
一、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定义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鼻中隔偏离正常位置(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引起鼻腔功能障碍的手术。鼻中隔由多块软骨和骨组成,当这些结构发育不均衡或受到外伤等因素影响时,就可能出现偏曲,进而导致鼻塞、鼻出血、头痛等症状,此时可通过手术来矫正偏曲的鼻中隔,恢复鼻腔正常的通气和生理功能。
二、手术的适应证
1.有明显症状的鼻中隔偏曲
鼻塞:鼻中隔偏曲可阻塞一侧或两侧鼻腔,影响空气流通。例如,儿童若存在鼻中隔偏曲导致长期鼻塞,会影响呼吸,进而影响睡眠质量,长期可能对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成年人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塞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鼻出血:偏曲的部位黏膜较薄,受气流、尘埃等刺激后容易破裂出血。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反复鼻出血可能会导致贫血等问题,对于有血液系统疾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出血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增加治疗难度。
头痛:偏曲的鼻中隔刺激压迫鼻甲,可反射性引起头痛。不同年龄人群头痛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烦躁等,成年人则多表现为头部特定部位的疼痛,影响生活质量。
2.因鼻中隔偏曲影响鼻窦引流:鼻中隔偏曲可能阻碍鼻窦开口,导致鼻窦分泌物引流不畅,容易引发鼻窦炎,此时也需要通过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来改善鼻窦引流情况。
三、手术的禁忌证
1.急性鼻旁窦炎:此时鼻腔和鼻窦黏膜处于炎症状态,手术易导致炎症扩散,加重病情,需待炎症控制后再考虑手术。儿童若患有急性鼻旁窦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炎症扩散风险更高,更要严格把握手术时机。
2.全身情况不佳
严重心肺疾病:如严重的心力衰竭、严重的肺部疾病等,手术风险极大,因为手术过程中的创伤、应激等可能会加重心肺功能负担,危及生命。对于有此类基础病史的患者,需要先对心肺疾病进行积极治疗,病情稳定后再评估是否能耐受手术。
凝血功能障碍:手术中容易出血不止,难以控制。例如患有血友病等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风险极高,需要先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3.鼻腔或鼻窦肿瘤:存在鼻腔或鼻窦肿瘤时,手术目的主要是针对肿瘤,而不是单纯的鼻中隔偏曲矫正,且肿瘤的存在会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
四、手术的方法
1.传统手术方法
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是比较经典的手术方式。医生会切开鼻中隔一侧的黏膜,分离黏膜瓣后,切除偏曲的软骨和骨组织,然后缝合黏膜。这种方法适用于鼻中隔骨和软骨部偏曲的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鼻中隔尚在发育中,手术需更加谨慎,操作要轻柔,避免过度切除导致鼻中隔发育受到不良影响。
鼻中隔成形术:该方法在矫正鼻中隔偏曲的同时,尽量保留鼻中隔的软骨支架,使其保持原有的生理功能。手术过程中对鼻中隔的软骨、骨组织进行重新塑形,以达到矫正偏曲的目的。相比单纯的黏膜下切除术,鼻中隔成形术更符合鼻腔的生理结构,尤其适用于那些希望最大程度保留鼻中隔结构和功能的患者,包括不同年龄的患者,在儿童中若能采用鼻中隔成形术,对其鼻腔正常发育的影响相对较小。
2.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借助鼻内镜的良好照明和放大作用,医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鼻中隔病变情况,手术操作更加精准,能够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手术视野更开阔。这种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各个年龄段的患者中都有应用,儿童患者采用内镜下手术,可降低手术创伤对鼻腔发育的影响,成年人则能更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五、术后恢复及注意事项
1.术后鼻腔护理
鼻腔填塞物处理:术后鼻腔可能会填塞凡士林纱条等填塞物,以起到压迫止血和支撑鼻中隔的作用。一般在术后1-2天内取出填塞物。儿童患者在取出填塞物时可能会因为不配合而增加操作难度,需要医护人员更加耐心和轻柔操作,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
鼻腔冲洗:术后一段时间可进行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等进行冲洗,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血痂等,保持鼻腔清洁,促进伤口愈合。但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冲洗压力和方法,避免因冲洗不当导致不适或损伤鼻腔黏膜。
2.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术后少量出血较为常见,可通过局部压迫等方法止血。若出血较多,需及时就医处理。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观察其鼻腔出血情况,若发现儿童频繁吞咽,可能提示有较多血液流入咽部,需及时告知医生。
鼻中隔穿孔: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多与手术操作不当等有关。一旦发生鼻中隔穿孔,需要根据穿孔大小等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较小的穿孔可能会自行愈合,较大的穿孔可能需要再次手术修复。儿童发生鼻中隔穿孔对其鼻腔功能影响较大,需要更谨慎地进行手术操作并密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
鼻腔粘连:术后鼻腔黏膜可能会发生粘连,影响鼻腔通气。需要定期复查,若发生粘连,可在鼻内镜下进行分离等处理。儿童患者鼻腔粘连的预防和处理同样需要医护人员关注其鼻腔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粘连问题。
总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方法,但手术的选择和实施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多方面因素,术后的护理和观察也至关重要,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