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的定义与病因、症状表现、诊断依据、非药物干预措施、药物治疗及预防措施。风寒感冒秋冬多见,由风吹受凉致风寒之邪侵袭引发,有发热、怕冷等典型症状,可通过症状、舌苔脉象诊断,可通过保暖休息、饮食调理、穴位按摩等非药物干预,也有相关中成药治疗,还可通过生活方式和环境卫生等方面预防。
一、风寒感冒的定义与病因
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季节较为多见。其病因主要是人体劳累过度后吹风受凉,导致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肺卫,使卫阳被遏,肺失宣肃。从中医角度看,风寒之邪外束肌表,阻碍了人体的阳气正常宣发,肺气失于宣降,从而引发一系列感冒症状。
二、风寒感冒的症状表现
1.典型症状
发热:一般体温不是很高,多为低热,这是因为风寒之邪在表,人体正气与邪气抗争,引起体温调节中枢轻度紊乱。
怕冷明显:患者会感觉明显怕冷,需添加衣物、盖厚被等才能缓解,这是风寒之邪束表,阻碍阳气温煦肌表所致。
头痛:头部会有疼痛之感,疼痛部位多以头顶、后脑等部位为主,是风寒之邪上犯清空,阻滞经络气血运行引起。
鼻塞流涕:流清涕,鼻涕质地稀薄,鼻塞症状明显,是风寒之邪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导致鼻窍不利。
咳嗽:咳嗽声重,咳痰清稀色白,是风寒犯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
2.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儿童:除上述症状外,可能更易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情况,因为儿童脏腑娇嫩,风寒感冒后对其脾胃功能影响相对更明显,且儿童表达能力有限,主要通过精神状态和食欲等体现不适。
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风寒感冒后可能使基础疾病加重,比如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可能会诱发咳嗽、气喘症状加重,这是因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抵抗力弱,风寒感冒后对呼吸系统等的影响更易波及基础疾病。
女性:在经期患风寒感冒时,可能会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减少等月经紊乱情况,这与女性经期气血相对不足,风寒之邪侵袭后影响气血运行有关。
三、风寒感冒的诊断依据
1.症状判断:依据患者有明显受凉病史,出现怕冷重、发热轻、流清涕、咳清痰等典型症状。
2.中医辨证:从舌苔脉象来看,舌苔多薄白,脉象多浮紧,这是风寒感冒在中医辨证上的典型表现,浮脉主表,紧脉主寒,提示风寒之邪在表。
四、风寒感冒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1.保暖休息
儿童:儿童要注意适当增添衣物,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时营造温暖舒适的环境,因为儿童自身调节体温能力较弱,充足休息有助于机体恢复,减少风寒感冒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保暖要到位,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休息环境要温暖,且休息时间应保证,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良好的休息能帮助身体抵御风寒之邪,促进康复。
女性:经期女性要特别注意腹部、足部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受寒加重感冒,同时保证充足休息,让身体有精力对抗风寒之邪,经期休息不好可能会对月经周期等产生更大影响。
2.饮食调理
清淡温热饮食:可食用生姜红糖水,生姜性温,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红糖能补益气血,适合风寒感冒患者饮用,能帮助驱散风寒。
儿童:饮食要注意易消化,可选择小米粥、软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生冷食物,防止加重脾胃负担,因为儿童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风寒感冒后更需清淡易消化饮食来调养。
老年人:饮食以温热、易消化为主,可适当食用山药粥等健脾益胃的食物,山药有健脾作用,有助于改善老年人风寒感冒后可能出现的脾胃功能不佳情况,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等症状。
女性:经期女性饮食除清淡温热外,可适当食用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羊肉汤等,但要注意适量,避免食用过多引起上火等情况,同时避免食用寒凉性质的食物,以免影响气血运行,加重月经紊乱等情况。
3.穴位按摩
揉按风池穴: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和食指揉按风池穴,每次揉按1-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能起到疏散风寒的作用。
儿童:儿童穴位按摩时要注意力度轻柔,因为儿童皮肤娇嫩,可由家长轻轻揉按风池穴等穴位,避免用力过大引起不适。
老年人:老年人穴位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局部损伤,可根据自身感受适当调整揉按力度,以达到疏散风寒的效果即可。
女性:女性在穴位按摩时要注意避开经期腹部等敏感部位的过度刺激,可选择其他合适的穴位进行按摩,如合谷穴等,但要注意操作规范。
五、风寒感冒的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目前有一些中成药可用于风寒感冒的治疗,如感冒清热颗粒等,这些药物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作用,能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相关症状。但在使用药物时,要根据不同人群合理选择,儿童、老年人、女性等特殊人群使用时需更加谨慎,比如儿童要选择儿童专用的感冒药物剂型等。
六、风寒感冒的预防措施
1.生活方式方面
儿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在天气变化时要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提高自身抵抗力。
老年人:要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待在寒冷环境中,适当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走等,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风寒感冒的发生几率。
女性:要注意经期前后的保暖,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在季节交替时尤其要注意增减衣物,防止风寒之邪侵袭,同时可适当进行一些瑜伽等运动来调节身体状态,提高抵抗力。
2.环境卫生方面
保持居住环境的温暖、舒适,定期通风换气,减少室内风寒之邪积聚的可能,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更要注意室内环境的调节,为身体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降低风寒感冒的发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