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屈光不正指眼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成清晰物像,成因有遗传和环境因素,常见类型有近视、远视、散光,检查靠视力、验光、眼底检查,矫正有戴镜和手术,预防要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增户外活动、注意用眼环境,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
遗传因素影响
遗传因素在双眼屈光不正的发生中占据一定比例。研究表明,父母双方如果均为高度近视,子女患高度近视的概率会显著高于父母一方近视或父母均不近视的情况。这是因为近视相关的基因可能通过遗传传递给后代,使得后代的眼球结构和屈光特性更容易出现异常,从而增加了屈光不正的发生风险。
环境因素影响
近距离用眼: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儿童长时间进行近距离用眼活动,例如每天连续数小时盯着书本、电子屏幕等。这种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眼睛的睫状肌持续处于收缩状态,晶状体过度变凸,从而影响眼睛的屈光能力,逐渐引发近视等屈光不正问题。而且,用眼环境的光线不佳,如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也会加重眼睛的疲劳,进一步增加屈光不正的发生几率。
户外活动不足: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也是导致双眼屈光不正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有研究发现,户外活动时间较少的儿童,患屈光不正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能够抑制眼球的异常增长,从而对屈光状态起到保护作用。而户外活动不足会使这种保护机制减弱,增加屈光不正的发生风险。
双眼屈光不正的常见类型及表现
近视
近视是双眼屈光不正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远视力下降,即看远处的物体模糊不清,但近视力相对较好。患者可能会出现眯眼视物的情况,因为眯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散光的影响,使视网膜上形成相对清晰的图像。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眼轴延长等眼底改变,严重时可能会引发一些眼底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
远视
远视的患者通常看远处物体相对清晰,但看近处物体时会感到模糊。轻度远视可能通过眼睛的调节来代偿,患者可能不会有明显的不适,但中高度远视患者则会出现明显的视疲劳症状,如眼睛酸胀、头痛等。儿童时期的远视如果不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
散光
散光是由于眼球各径线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散光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视物重影等症状,而且在不同方向上的视力可能会有差异。散光也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规则散光可以通过佩戴合适的柱镜进行矫正,而不规则散光矫正相对困难。
双眼屈光不正的检查与诊断
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是初步筛查双眼屈光不正的重要方法。通过视力表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情况。例如,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检查,若远视力低于正常范围(一般认为正常远视力为1.0及以上),则提示可能存在屈光不正。
验光检查
验光检查是确诊双眼屈光不正的关键步骤。验光包括主观验光和客观验光。主观验光主要是让患者通过试戴不同度数的镜片来感受视力的变化,从而确定合适的屈光度数;客观验光则包括电脑验光等方法,电脑验光可以快速得到眼睛的屈光度数初步结果,但还需要结合主观验光进行调整。另外,对于儿童患者,还需要进行散瞳验光,因为儿童的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散瞳可以麻痹睫状肌,消除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得到更准确的屈光度数。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屈光不正是否已经引起眼底的病变。通过眼底镜检查,可以观察视网膜、视神经等结构的情况。例如,高度近视患者可能会出现眼底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豹纹状眼底等改变,这些眼底改变也可以作为双眼屈光不正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依据之一。
双眼屈光不正的矫正与预防
矫正方法
佩戴眼镜: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双眼屈光不正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屈光不正类型和度数,选择合适的框架眼镜,能够有效地矫正视力,改善视物不清的症状。隐形眼镜也是一种矫正方式,包括软性隐形眼镜和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等。软性隐形眼镜佩戴较为舒适,但需要注意卫生和佩戴时间;RGP对一些不规则散光等情况的矫正效果较好,但佩戴和护理相对复杂。
手术矫正: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成年患者,还可以考虑手术矫正屈光不正,如准分子激光手术、飞秒激光手术等。这些手术通过改变角膜的曲率来矫正屈光不正,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患者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后才能确定是否适合手术。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电脑屏幕等保持合适的距离,一般建议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3厘米左右。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如30-40分钟)就要休息一下眼睛,可以向远处眺望、做眼保健操等,缓解眼睛的疲劳。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建议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不仅可以让眼睛接触充足的阳光,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保护屈光状态,还可以让身体得到锻炼,有利于整体健康。
注意用眼环境:营造良好的用眼环境,保证室内光线充足且均匀,避免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用眼。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如台灯应选择无频闪、色温合适的产品,为眼睛提供舒适的视觉环境。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由于其正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更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视力情况,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一旦发现屈光不正问题,要及时采取合适的矫正和预防措施。同时,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遵循上述预防措施,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屈光不正的发生和发展。而对于老年人,虽然屈光不正的发生几率相对较低,但随着年龄增长,也可能出现屈光状态的变化,同样需要注意用眼健康,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